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縣域經濟
> 正文
“三言堂” 壽寧高山烏龍茶橫空出世
思路決定出路,措施推動發展。壽寧縣委、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年均投入逾千萬元,加快優質高效茶葉基地建設,推進產業化生產,促進制茶工藝全面升級,提高茶葉加工質量。對種植鐵觀音等烏龍茶的農戶,根據面積大小,質量高低,每畝分別給予1500元、1000元和500元補貼;對改種高優品種綠茶、白茶的,每畝補助100元;對專業戶或聯合體購置烏龍茶加工機械設備的,按購機款的20%比例給予補助。
為進一步促進茶產生的發展,壽寧縣把茶產業作為民生、民心的一號工程來抓,縣里著手成立茶業產業化建設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在全縣開展干部掛鉤聯系茶改示范戶活動,正副科干部和副科后備干部每人掛鉤聯系10戶以上,為茶農提供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指導服務,努力推進茶產業工作,提高群眾收入。對掛鉤幫扶的優秀干部,每年給予重用提拔一批。
為引導茶農進行品種改良,2007年12月,壽寧引進兩位安溪制茶能手,投資創辦了“壽寧雙秋茶業有限公司”和“壽寧裕發茶業有限公司”,建立鐵觀音茶葉示范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示范、帶動群眾發展烏龍茶,成為連接農戶與市場、帶動群眾發展的重要橋梁和普及推廣加工、種植技術的重要依托和載體。此外,縣里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力爭五年內形成100家以上的烏龍茶加工點,培訓千人以上的烏龍茶制茶能手。
兩年來,壽寧縣分兩批派送了18名種植大戶等人員前往安溪的8家茶廠跟班學習烏龍茶加工技術,還先后舉辦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等各類培訓25期,培訓技術人員2000多人。并為烏龍茶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行政村配備一名經培訓合格的烏龍茶技術輔導員。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