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最新動態
> 正文
電子信息產業成海西騰飛新“引擎”
憑借在網絡交換機等方面自主創新形成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福建省首批三家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之一的星網銳捷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去年,雖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星網銳捷的銷售收入仍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今年1-9月,銷售收入增長超過30%。
正是在星網銳捷等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下,電子信息產業在海峽西岸迅速崛起,成為福建省產業門類中規模最大、帶動面和影響面最廣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目前,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已由30年前的幾乎為零上升到近10%,為海西騰飛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發展歷程和產業結構來看,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經歷了從側重制造業(硬件)到制造、軟件及系統集成等多業并行的階段。
1981年2月,我國電子工業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成立。此后,一批合資、獨資企業迅速落地成長起來,如成立于1985年、在中國彩電工業發展史創造了20多項“第一”的廈華。
省信息化局局長盧增榮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著兩岸關系的松動,福建省充分發揮獨具的“五緣”優勢,抓住機遇,承接了第一波臺資產業轉移,以冠捷、中華映管等為代表的上千家臺資信息產業企業紛紛落戶。其中,有些是產業鏈整體引進,如冠捷及50多家配套企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顯示器產業鏈,年產值已近500億元,福建省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基地之一。
相關新聞
- 2009-11-25石化產業:海西發展的強勁拉動力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