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新技術 產業集群化
裝備制造業:搶占高地騰飛可期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31日訊(本網記者 陳曉燕 何金) 日前,廈工集團三重公司傳來喜訊——經過技術攻關,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振動壓路機正式投產。這種壓路機可用于高速公路建設,產品性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價格僅為國際品牌的一半,前景看好。
機械裝備制造業是三明市的重要產業之一,目前全市共有400多家機械制造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3家。三明市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鼓勵企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機械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僅金沙工業園區就有包括包括三重公司在內的6家企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三明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最前沿。今年,三明市將重點建設機械裝備業集中區,重點發展橡膠機械、筑路機械、數控機床、木材化工機械、鍛造和輸配電控制設備產業,打造海西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
鑄鍛業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行業。三明鑄鍛產業已具集群化發展態勢,產業集中度較高,全市鑄鍛企業達160多家,年鑄鍛生產能力達22萬噸以上。依托這一優勢,沙縣正致力于建設海西鑄鍛中心,搶占全省鑄鍛業高地。
“國務院支持海西建設《意見》提出,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這給福建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省機電行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作為“工作母機”,裝備制造業為經濟各部門提供技術裝備,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具有區域比較優勢和特色的機械裝備制造業體系,成為福建工業的支柱之一。至2008年底,全省裝備制造業(含汽車、船舶)規模以上企業達2920家。200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592.4億元,工業增加值682.18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17.1%、16.5%。
其中,工程機械、電工電器、環保機械和飛機維修等行業在全國具有一定優勢或特色,擁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如輪式裝載機產量居全國各省市第一位;“ABB”開關柜在全國高檔開關柜市場中占有率約50%;關節軸承國內市場占有率約70%,居第一位;輪胎定型硫化機、電除塵器的產銷量均居全國同行前兩位;民用飛機維修與改裝的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亞洲第一。
福建省裝備制造業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
在福安,集聚電機電器企業約800家。2008年,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集群相繼獲得“中國中小電機出口基地”、“全國百佳產業集群”、“中國中小電機之都”稱號,中小型電機出口量約占全國同類產品產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省的80%以上。
在廈門,一臺臺工程機械產品走出國門。林德-廈門叉車的靜壓傳動技術世界一流,“四輪一帶”零配件產品暢銷國際市場……廈門機械工業集中區去年產值達140億元。
龍巖已形成以龍凈環保等為龍頭的環保設備制造業產業集群,以龍馬專用車等為代表的環境服務設備制造業產業集群,以卓越新能源等為代表的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加工產業集群……
同時,福建省大力發展產業裝備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晉江正著力打造民生產業裝備和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 1-10月,晉江市裝備制造業產值達143.63億元,同比增長19.9%。目前,泉州地區已形成發達的紡織、服裝、制鞋、食品、石材等民生產業集群,年產值近2000億元,每年光設備采購金額就達數十億元。
福建省裝備制造業重點基地2007年落戶晉江。按照規劃,晉江安海—內坑園區將建成創新型裝備制造業集群中心,金井—深滬園區則規劃建成綜合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中心。2010年,晉江市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將達到200億元。到2015年,有望建成海峽西岸較具影響力的裝備制造業重要示范基地。
最近出臺的《福建省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提出,到2011年,福建省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450億元,年均增長19.3%。
- 2009-12-302009海西新跨越之縣級城市建設
- 2009-12-252009海西新跨越之冬日里的暖流
- 2009-12-252009海西新跨越之海西新動力①
- 2009-12-242009海西新跨越之年終沖刺
- 2009-12-242009海西新跨越之百姓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