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建設前沿城市
石獅與臺灣一衣帶水,最短直線距離20多公里,有30萬祖籍在石獅的臺灣鄉親,兩地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兩地人民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十分緊密。全市共有臺商企業250多家,在石獅經商的臺商超5000人,臺資企業在石獅迅猛發展,不少企業與石獅產業“嫁接”融入國際市場,一些已成長為全國同業翹楚。由兩地共同舉辦的全國唯一對臺紡織服裝交流盛會――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歷經十二年碩果累累,成為對臺經貿合作品牌典范。每年端午節,兩地人民還通過舉辦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充分展示閩臺多元民俗風情,增進文化交流。
在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機遇下,石獅充分運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的區域品牌和區位優勢,積極推動兩地產業對接、貿易對流,文化對接,突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和“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兩大平臺,臺商投資示范園區、對臺貿易市場和兩岸海上直航港口泉州港石湖主港區三大載體建設,傾力打造對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對臺產業對接的重要基地、對臺港口物流的服務通道。
區域性商貿港口物流中心
石獅天然良港眾多,臨海優勢十分明顯,形成了以國家一類口岸石湖港為龍頭的港口經濟帶和以祥芝國家一級漁港和東埔、梅林等漁港為基地的藍色產業帶,海上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石湖港位居中國港口內貿集裝箱碼頭五強行列,港區占地面積20萬平方公里,現擁有10萬噸、5千噸級、1萬噸級、3.5萬噸級、5萬噸級泊位,已開通日本、韓國等國際航線和國內各大航線,內設有海關、海事、商檢、邊檢等常駐行政辦事機構和外代、外運等代理服務機構。石湖港年貨物吞吐量已超千萬噸,集裝箱吞吐量超60萬標箱,占泉州地區集裝箱總吞吐量的半壁江山,
當前,泉州港口列入兩岸海上直航港口,作為泉州港中心港區的石湖港迎來了新的契機。石獅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節點”,即石湖港區大型綜合物流中心、紡織布料倉儲配送中心和服裝城成衣流通配送中心兩個物流節點,傾力打造以大型綜合物流中心為樞紐核心,倉儲配送和流通配送為重要節點,服務全省、聯結兩岸、輻射全國的現代物流區。
濱海精品宜居城市
石獅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按照“一市一城”的理念,科學規劃“一個中心城區、三個濱海組團”的布局,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協調發展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和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逐步呈現城市功能完善、產業重點突出、生態環境良好、組團聯系緊密、濱海特色鮮明的濱海精品宜居城市形象。幾年來,石獅連獲殊榮: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衛生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市和首屆省級文明城市、省級教育先進城市、首屆省級平安縣(市)……
石獅旅游資源豐富,以服裝城為主的購物旅游,以閩南黃金海岸、紅塔灣風景區為主的濱海旅游,以姑嫂塔、六勝塔為主的名勝旅游,以靈秀山森林公園、寶蓋山文化公園為主的休閑旅游交相輝映,海絲文化、服飾文化與舞獅、燈謎、南音、踩球舞等民間文化相互融合,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和文化風情,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海內外游客。
- 2010-04-13第十二屆海博會在石獅開幕
- 2010-04-13石獅首座汽車加氣站試運行
- 2010-04-13石獅永寧:討錢賭博遭拒 逆子持刀砍死81歲老母
- 2010-04-12石獅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大幅增長
- 2010-04-12石獅蚶江四部族譜將赴臺參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