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和家長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是,首先選擇學校還是首先選擇專業?是選擇一所名牌學校的不理想專業,還是選擇一所一般學校的理想專業?當然最理想的是既進名校又進自己喜歡的理想專業,但這對大多數考生而言,是很難辦到的。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如何面對癌癥晚期得的情況下,首選目標應定在哪里呢?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只能因人而異,對考生來說所定目標不同,二者分量也就有所差異。
一般來說,準備大學畢業后出國或考研繼續深造的考生應首選學校,專業其次。理由如下:
(1)名牌大學如北大、清華、復旦、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師資力量強,社會聲譽高,考研出國機會較一般學校要大很多。從出國情況看,理工科機會大于文科,理工科中理科大于工科,特別是數理化基礎學科較應用學科出國更容易,因為大多數國家比較歡迎理工類中的基礎性學科留學生。
(2)從現代大教育所倡導的終身教育觀念來看,大學本科四年對于人的成才而言仍然屬于打基礎階段,真正對某一專業進行系統研究應當是從研究生教育開始,因此本科四年學一些非熱門基礎學科,研究生時再偏向應用學科同樣很好。北大計算機屬于熱門專業,而數學專業則相對冷一些,對于想學計算機的考生而言,能直接進人計算機專業固然好,實在因考分較低進不了該專業,去數學系就讀也大可不必后悔,大二、大三選課時向應用數學、計算機數學上靠,然后考計算機系研究生,最后即可和當初考入計算機系的考生殊途同歸。以北大數學系為例,不僅培養了一批著名的數學家,還培養出了l0位計算機專業方面的院士,他們當中有兩院院士、北大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王選教授、北大計算機系楊芙清院士、北大信息中心主任石青云院士、著名計算機科學技術專家高慶獅院士等。
(3)隨著現代科技迅猛發展,各學科之間滲透交叉越來越頻繁,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而名校學科門類比較齊全,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4)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反映在高校培養人才方面的一個明顯區別就是淡化專業,專業分工過細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需要的是寬口徑人才。近兩年,國家已對專業進行了合并調整。有些高校在招生時,已不按專業招生而是按系或者專業大類招生,至大二、大三時再由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