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解決特殊群體生活缺乏保障的問題,讓群眾“老有所養”。把落實社保政策和創先爭優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基本思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一方面,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以被確定為全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單位為契機,根據上級有關政策,結合我市實際,采取“個人自愿、集體代繳,特困群體資助”的基金籌集方式,有效推進新農保試點工作。同時,建立鎮(街道)黨(工)委目標責任制,將任務分解到村(社區),要求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參保指標,并實行工作進度日短信上報、總體進度不定時媒體通報制度,加大工作跟蹤、督促力度,確保新農保工作落實到位。截至7月底,全市參保率已達82.66%,超過80%的預期目標。另一方面,推行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工作。把新舊被征地人員一并納入參保范圍,將個人繳費比例下調至20%、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的標準,努力做到“凡征必保、即征即保”。目前,參加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的共有村(社區)70個、農場2個,總參保人數18395人,養老保障基金總收入達3.286億元。
著力解決“看病難”的問題,讓群眾“病有所醫”。堅持“籌監管相分離、基金高效安全,突出大病統籌、兼顧受益拓面,多維利益導向、注重協調整合,率先城鄉一體、推動全民醫保”的模式,采用個人交費、集體扶持、政府資助的方法,為群眾看病住院提供補助,幫助群眾抵御大病風險,有效緩解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優化調整新農合工作機制,將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80元,并逐步放寬特殊對象的補參合范圍,實施低保對象免起付機制,不斷拓寬結報補償范圍。同時,引入中國聯通有限公司晉江分公司,通過免費構建新農合立體化信息應用平臺,向每戶參合戶贈送保費20元、總保額40萬元的附加意外身故險,切實提高醫療保障能力,擴大受益面。2010年,全市參加新農合95.64萬人,參合率達98.18%,籌集基金1.7216億元;1-7月份,參合人員出院結報41208人次,結報補償7973.08萬元,平均住院補償金額為1935元,實際補償比例37.83%。
著力解決影響社會治安的問題,讓群眾“居有所安”。針對群眾反映的較為突出的區域性治安和穩定問題,以“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管理、公正廉潔執法”為重點,深入開展“排查整治突出問題、優化海西發展環境”活動,不斷強化租賃房屋旅館式服務管理、推進“平安電話”聯防工作、加強“全球眼”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強化治安巡邏隊伍規范管理,建立全方位、動態化的社會穩定預警機制,努力推進“平安晉江”建設。截至7月底,已組建村級專職治安巡邏隊386支,鎮級專職治安巡邏隊24支,實現鎮村兩級組建率100%的目標;安裝村級視頻監控探頭4278個,并計劃到2012年底再安裝2400個視頻監控探頭,實現公共區域“全球眼”視頻監控的全覆蓋,做到“前端攝像頭24小時不眨眼,監控、巡防24小時不斷人”,構筑更加嚴密的防控網絡。上半年,組織了2輪綜治督查和2次綜治“三率”測評,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為91.99%,同比上升了3.91個百分點。
(中共晉江市委創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