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需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重視與引導,觀念意識的拓展、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經營性文化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舉措。2006年,福建省頒布《福建文化強省綱要》和《福建省“十一五”文化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提出發展文化產業的目標任務和總體思路。此后,出臺《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文化產業布局,加快建設福州、廈門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發展影視創作基地,形成一批創意產業、印刷產業、工藝美術業等產業園區,重點打造重點發展報刊服務業、出版發行印刷業、廣播影視業、演藝娛樂業、文化旅游業、文化創意業、動漫游戲業、文化會展業、廣告業、工藝美術業等10大文化產業群。
同時,推出了創新體制機制、設立專項資金等方面的多項具體舉措。幾年來,連續出臺了《關于加快我省創意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關于推動我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福建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意見》、《福建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配套政策。
有了寬松開放的政策環境氛圍,以及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福建的文化產業步入持續快速發展的軌道,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新興業態迅猛發展,文化產業集群和多元投資格局開始形成。各地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發展壯大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積極推動文化企業規模化發展。目前,福建省已建成福州、廈門兩個國家級動畫產業基地,形成福建網龍、廈門烏石浦油畫村、廈門優必德工貿公司等3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43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依托這些文化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等平臺,文化產業的集中度、輻射力和聚集效應得到進一步提高。
文化產業,正在成為福建省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動力、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