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2011全國“兩會”> 民生關注> 用工荒
> 正文
專家建議企業提高安全感應對“用工荒”
www.xpshebei.com?2011-02-28 20:03? ?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丁力(廣東省社科院地區競爭力研究所所長):
發掘本土剩余勞動力補用工缺口
“用工荒”為何出現?廣東省社科院地區競爭力研究所所長丁力認為,一是中西部經濟發展起來了,珠三角要接受這個現實,即原來給我們提供的廉價勞動力數量將會越來越少。二是現在廣東的工資水平與內地相比差距不大,對內地農民工吸引力不大。
“未來這種現象將會持續,勞動力缺口還會越來越大,廣東怎么辦?我認為,有兩個辦法,一是珠三角企業要在工資待遇上下點功夫,逼著企業提高工資水平。二是廣東的經濟不能再是‘兩頭在外’了。廣東省有8500萬戶籍人口,北部山區有很多洗腳上田的農民還需要解決就業問題,要借這個機會,發掘粵東、粵西、粵北等地的剩余勞動力資源,將環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帶一帶。”丁力分析認為,企業要提高工資水平,吸引勞動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用到汪洋書記開出的那個藥方:轉型升級、騰籠換鳥,提高技術含量。
辜勝阻(武漢大學戰略管理研究院院長):
放開城鎮戶口限制讓農民變市民
如何根本解決“用工荒”?長期研究農民工問題的武漢大學戰略管理研究院院長辜勝阻認為,要在強調多向分流的前提下,把中西部農村城鎮化作為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渠道,要讓農村城鎮化成為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蓄水池”,還能讓農民收入再上臺階。農民實現就近創業、就業,把部分農民變成市民,通過減少農民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上世紀80年代,政府提倡“離土不離鄉”的工業模式,盡管許多農民實現了職業的轉換,但他們仍然過著農民的生活。上世紀90年代進城的民工,也由于不被城市接納,成為鐘擺式流動人口。這些農民都沒有徹底割斷同土地的“臍帶”。只有放開城鎮戶口限制,農民變成了市民,“用工荒”的問題也不會再存在。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