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解放 再建殊勛
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四年多時間里,上杭人民再接再厲,續寫了革命斗爭史上的燦爛新華章。這四年多里,為了適應形勢和斗爭需要,上杭先后除單獨成立過中共上杭縣委、上杭工作團、上杭獨立團外,還根據上級安排,與永定、武平、龍巖、廣東蕉嶺、梅縣等周邊縣合并成立過中共杭武蕉梅縣委、中共杭永縣委、杭永工作團、杭巖工作團、杭武邊工作團、杭武蕉梅武裝工作隊、杭永游擊隊等黨、政、軍組織,在不同階段,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不同重點、不同形式的斗爭。如1946年至1947年上半年,面對國民黨反動派仗著暫時的軍事優勢向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瘋狂“清剿”的形勢,上杭根據上級確定的“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工作總方針,進行了以保存武裝力量,鞏固基點、發展新區為重點的斗爭。1947年夏,全國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后,上杭根據上級以進攻來消滅敵人的進攻,以發展來對付敵人的掙扎的方針任務,積極組建了以下都河坑革命群眾組織“友誼支隊”為基礎的杭永邊武工隊,先后開展了進攻敵保安隊,肅反并發動群眾反“三征”和恢復大區、發展新區的斗爭。1949年春以后,為迎接解放大軍南下入閩,上杭縣開展了統一戰線的工作,爭取了部分鄉村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或土匪的投誠,尤其在爭取到傅柏翠等閩西國民黨軍政人員4000多人在上杭城通電起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后,面對來勢洶洶的國民黨胡璉兵團王靖之部,上杭軍民又奮起抗擊,全縣分4個游擊區阻敵騷擾,堅持了一個多月,直至敵撤離南逃,上杭縣宣告全境解放。
綜上所述,在我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斗爭開始至全國解放的二十多年民主革命歷程中,上杭不僅是在全閩西乃至全省,發出“革命之先聲”的革命排頭兵之一,而且也是在革命斗爭的艱難困苦條件下,一直堅持革命斗爭、紅旗不倒的堅強革命堡壘。
革命勝利后,上杭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上杭人民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一定能夠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高舉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