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提升產業園區集聚能力
以工業園區為平臺,以產業鏈延伸、企業集聚為重點,積極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培育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專業特色鮮明、品牌形象突出的現代產業集群。
1、拓展提升產業園區。按照建設特色型、創新型、生態型、和諧型產業園區的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準入,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把園區建設成為承接產業轉移、推動轉型升級的示范區。拓展提升現有各類開發區,推動南平工業園區、閩北經濟開發區、邵武經濟開發區等省級工業園區擴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推動建甌工業園區、浦城工業園區、光澤工業園區等省級工業園區擴區,支持榮華山產業組團、建甌中國筍竹城、邵武金塘工業園區和延平、順昌、松溪、政和等地申報省級工業園區,推動創意產業園、專業園、特色園和循環經濟園發展,探索市內外異地山海協作創辦開發區。發揮園區帶動促進作用,推動優勢資源要素向園區集聚、重大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吸引跨國公司、央屬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落戶園區,吸引臺灣、沿海地區產業向園區轉移,大力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符合環保要求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增強園區的產業集聚功能,吸引、承接更多的企業入園發展,提升產業集中度,實現產業發展的集群化、集約化、循環化。
2、培育大企業大集群。扶優扶強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一批新“五南”式的創新型企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作為引領我市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骨干企業。繼續在用地、融資、服務等方面給予傾斜,促成有限資源和要素向骨干企業傾斜。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投入,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引導企業參與國內外大企業合作、嫁接央企、改制上市或發行債券等方式實現快速擴張。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研發、產品標準、質量檢測、財務結算等中心,鼓勵企業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建立市級龍頭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開展創業投資,逐年增加市重點工業企業發展基金。支持有實力的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實施兼并重組聯合,組建戰略聯盟,實現做大做強。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提升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力爭到2015年,形成2家百億元企業、3家以上50億元企業、20家以上10億元企業、50家以上產值超5億元的新“五南”式企業。加快產業集聚,提高協作配套能力,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建成5個百億產業集群。
3、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加快企業品牌建設,支持重點骨干企業爭創品牌、維護品牌,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培育壯大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企業和產品。加大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及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等企業的獎勵力度。鼓勵品牌知名度比較高的企業,通過外包、建立協作配套生產體系等方式,實現市場擴張。建立品牌培育、運營、管理、保護的長效機制,引導企業開展品牌創建和品牌經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塑造區域品牌,培育全國品牌,爭創中國馳名商標8枚、省著名商標150枚、省名牌產品57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以上。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