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改革開放水平不斷提升。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工作機制進一步創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繼續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投融資體制、文化和衛生體制等改革取得新進展。推進市縣區政府機構改革,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改革。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利用外資和山海協作水平不斷提高,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可比口徑)22.93億美元,山海協作實際到資266.25億元;對外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對臺交流合作全面拓展,與港澳僑合作更加密切。辦好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中國武夷山旅游節、朱子文化節等活動,推動武夷山機場成為兩岸客運直航航點。
6、社會事業發展持續繁榮。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提高,6個縣市通過“雙高普九”驗收;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全市國家和省級重點中職學校達到10所;高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優質高中達到23所;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武夷學院經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成為閩北第一所自主新辦的招收本科生的高等院校。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逐步健全,農村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2‰以內。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社會公共服務水平和覆蓋面進一步提高。
7、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優化。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工作通過驗收,生態市建設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全面完成省上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加強綠化工作,全市森林覆蓋率71.14%(全省最新樣地復查推算數據)。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實效,禁建區內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100%,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保持優良。城市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斷提高,城市聯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加快推進,每個縣市分別建成一座以上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組織實施一批示范性好、帶動能力強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8、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堅持民生優先,逐項落實惠民舉措,人民群眾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城鄉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10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2元,年均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6759元,年均增長10.7%。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7%以內,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5.1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不斷健全,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住房、汽車、旅游、教育等新興消費持續升溫。“平安南平”建設持續深入,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