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立足產業基礎和潛在優勢,選擇生物醫藥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引進和發展一批高成長性的企業和項目,實現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
1、推動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堅持把生物醫藥及生物產業作為發展新興產業的重點,發揮國家林業生物產業基地作用,突出圍繞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生物農業等領域,加快建設三元荊東、明溪十里埠生物醫藥園區和各縣生物醫藥功能小區,重點推進紅豆杉、雷公藤、草珊瑚、虎杖、黃精、金線蓮、牛樟芝等藥用植物和道地藥材等生物產品深加工,實施華燦酶制劑、麥丹生物科技園等項目,大力實施良種工程,發展綠色農用生物制品,著力培育10家左右銷售收入超5億元龍頭企業,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建設全省有較大影響的生物醫藥及生物產業基地。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著力推進不銹鋼復合板、輕合金、竹纖維、氟硅鈣材料、新一代輕紡化工材料的工藝技術創新和深加工應用產品開發,重點培育形成10家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5%以上。積極發展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引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太陽能光伏、節能照明產品及器件、垃圾處理裝備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提高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培育形成一批銷售收入超5億元的企業,力爭培育2家超30億元龍頭企業,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5%以上。
2、打造新興產業集聚基地。以引進大項目、培育大基地為導向,發揮三明高新技術產業園和各省級經濟開發區的載體作用,吸引社會資金、技術、人才等向優勢企業、產業園區和基地集中。根據不同縣(市、區)資源稟賦差異性,突出產業特色,實行錯位發展,優化新興產業區域布局,構建新興產業區域性相對集聚平臺。發揮骨干企業輻射和帶動作用,加強專業化配套協調,引導中小企業集聚,實現產業規模化發展,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基地,推動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帶動全市產業優化升級。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級財政加大對新興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促進新興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度融合。逐步擴大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資金規模,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投向創業早中期階段的創新型企業。全面落實自主創新稅收激勵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拓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或發行債券融資,積極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支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