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強化創新平臺建設
圍繞我市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集群的共性與關鍵技術的重點跨越,加強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1、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圍繞科技發展重點和全市支柱產業技術創新,做好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統籌規劃和總體設計。以培育科技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為目標,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努力提高孵化能力和服務水平。繼續抓好三明市生產力促進中心、三明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三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創業園等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努力為企業技術研發應用提供信息、技術、人才、政策等全方位服務。進一步推進機械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節能減排、林化產品檢測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為中小企業開發新項目、新產品搭建低成本、低風險的創新服務平臺。推進研發基礎設施、科學儀器、文獻數據、自然種質等科技資源共享,打造服務全市發展的科技公共資源服務平臺。積極培育發展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行業專業創新平臺等。推動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間聯合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導高校來我市設立博士后工作站,積極引進我市急需緊缺高層次科技人才。
2、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充分發揮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創新平臺,“9·8”投洽會、“11·6”林博會等招商平臺的作用,完善對接機制,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持續提升影響力,打造高效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著力建設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融資平臺、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加快技術經紀服務機構發展,鼓勵技術經紀人成為科技成果推介、對接、轉化的重要力量。建立技術轉移服務聯盟等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服務、人才支撐。引導高新區、開發區等產業園區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重要載體。
3、促進科技創新平臺共建共享。發揮政府對公共科技資源供給的主導作用,建立市場化的約束與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參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合力。引導和探索建立各類創新主體參與共建的靈活機制。規范平臺資源在共建單位中的共享,強化財政投入形成的平臺資源面向相關科研單位、企業和社會的開放服務。發揮網絡作用,促進平臺資源、信息、成果的有效共享。根據平臺“集成、提升、共享、完善、做強”的運行要求,建立健全平臺建設運行與開放服務的制度體系。
4、加快建設科普教育與傳播平臺。大力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深入開展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者、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行動,推動社會科普資源的整合,形成大聯合、大協作的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廣泛開展全國科普日、會員日、科技人才活動周和爭創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等各類科普先進示范創建活動。加強科技館等科普基礎設施和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