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使人人擁有基本醫療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達到全省中上水平。
1、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建立健全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重點實施衛生監督、婦幼保健及精神衛生等專業衛生服務機構達標建設,實現全市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達到國家建設標準。全面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和職業病,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繼續實施降低孕產婦、嬰幼兒死亡率的干預措施。完善城鄉居民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
2、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干、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每個縣辦好一所綜合性醫院,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衛生院。實施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每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達3-4人。繼續實施省上的“千名醫師幫扶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萬名鄉村醫生培訓工程”項目,建立城市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療機構的長效機制。引導醫學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定期服務。完善基層醫療衛生補償機制,改善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待遇。
3、健全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整合三明市區、永安、沙縣衛生資源,做大做強三明市第一醫院、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等重點醫療機構,新建三明市臺江醫院,加快推進三明市眼科防治中心、燒傷救治中心、口腔醫學診療中心、中西醫骨科診療中心等專科和沙縣醫院、永安市立醫院、中醫院等項目建設,提升中心城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逐步建立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實現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分工協作機制。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公益性保障機制,到2015年全市達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健全社區衛生人才培養體系,穩步推進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鼓勵優秀人才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
4、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堅持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改革方向,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初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拓展專科服務、老年護理等非基本醫療服務市場,促進不同所有制醫療衛生機構的互相合作和有序競爭,滿足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強中醫藥特色專科建設,重點開發有特色優勢的中藥復方藥物及中藥創新藥。
5、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用藥目錄內的藥品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藥品報銷目錄,提高報銷比例,嚴格控制非基本藥物使用,加強臨床用藥指導和監管,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建立基本藥物供應體系和基本藥物使用監督體系。加強藥品質量監管,嚴格對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的藥品監管。
6、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加快三明市體育中心、市少體校新校區建設,加強縣級體育場館、社區體育和農民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爭取80%的縣(市、區)建有體育場、綜合體育館和游泳池,100%的建制村建有公共體育場所。依托體育場館向社會提供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體育培訓等服務,鼓勵社會各種資本進入健身休閑業,不斷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加快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承辦好福建省第七屆農民運動會。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