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加快轉變、跨越發展的活力源泉。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社會功能,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節 提升精神文明創建水平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傳承弘揚特色文化,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質。
1、提升精神文明創建水平。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突出弘揚主旋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重視加強重點新聞媒體和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大力弘揚“開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和“鍥而不舍、敢為人先”的新時期老區蘇區精神以及“敢拼敢上、愛拼會贏、爭先發展”的創業精神,積極開展道德模范評選和好人建設活動,廣泛宣傳英模人物和先進典型,堅決杜絕低俗、庸俗、媚俗等腐朽文化傳播,推動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尚。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不斷提高全社會科學素質和科學思維能力。堅持和發展“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創建機制,以“滿意在三明”為主題,以“三明、三創、三促”為抓手,推進公共文明創建工作,著力養成文明習慣、推進文明服務、提高文明素質、加強文明管理。大力開展志愿服務,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2、傳承弘揚特色文化。重點挖掘、保護發展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紅土地文化、抗戰文化、古人類文化,加強對三明土堡群、泰寧尚書第古建筑群、清流賴坊古村落、永安大腔戲、泰寧梅林戲、大田板燈龍等重點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利用,打造一批歷史文化名村,爭創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依托泰寧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優勢,鞏固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品牌;辦好第25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打造世界客家尋根朝圣祖地品牌;挖掘與開發朱熹誕生地和朱熹理學文化,打造尤溪中國朱子文化城品牌;加快三明萬壽巖、三明中村回瑤文物園、明溪南山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打造古文化品牌;依托永安吉山、復興堡抗戰文化舊址保護開發,打造永安抗戰名城品牌;發揮三明老區蘇區資源優勢,打造三明老區蘇區品牌。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