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構建明臺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推進明臺交流合作是加快轉變、跨越發展的戰略要求。緊緊抓住國家海西戰略賦予的機遇,以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契機,以林為橋,溝通兩岸,積極先行先試,大力推進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充分發揮三明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老工業基地的優勢,依托現有臺資企業和渠道,努力構建明臺交流合作平臺,拓展合作領域和空間。
第一節 建設海西三明臺商投資區
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位開發、高效率運作”的要求,加快推進規劃控制面積為130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為68平方公里的臺商投資區建設,推動吉口新興產業園高新技術、機械裝備、特色資源深加工等產業發展,推進貢川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紡織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推進城南產業園金屬深加工、新型復合建材等產業發展,逐步建成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區,力爭工業增加值突破100億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臺商投資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扎實做好項目策劃、生成、推介、對接工作,爭取在引進好項目、大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創新開發建設管理體制,強化管委會的開發責任和管理職能,高效有序推進海西三明臺商投資區開發建設。
第二節 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示范平臺
依托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和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辦好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及投資貿易洽談會。規劃建設三明林博園、永安閩臺現代竹業合作示范園和閩臺(泰寧)科技園。促進對臺農業和林業資金、技術、良種和設備等生產要素的引進與合作,構建兩岸人員、科技、信息交流平臺,建立明臺良種引進繁育中心、示范推廣基地和臺灣農業技術、新品種推廣中心;加強明臺農民合作組織交流,借鑒臺灣經驗,推動三明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更好的發展。以引進臺灣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林業、現代服務業和動漫產業等為重點,加大臺資引進力度,推動明臺產業深度對接,力爭合同利用臺資翻一番。加強與臺灣機電、農機等協會的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展壯大三明機電、農機產業。加強明臺現代林業和農業合作,建設全國對臺林業合作和林業改革示范區、現代林業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閩臺合作高山生態茶業示范區。推進明臺物流產業合作,加快海西三明現代物流產業園開發建設,鼓勵臺灣大型物流企業到我市拓展物流業務。推進明臺金融合作,引進臺灣金融機構和風險投資基金在明設立分支機構,推進三明轄區金融機構開辦人民幣和新臺幣兌換業務,積極推動開辦對臺離岸金融業務,促進開展明臺貿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試點。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