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轉變方式、調整結構。始終把轉變方式、調整結構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在加快發展中轉變發展方式,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加快發展,在抓大項目好項目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快速發展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機統一,提高跨越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突出以港興市、工業強市。始終把以港興市、工業強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挖掘我市獨特資源,充分發揮港口、陸域、區位等比較優勢,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推動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全力推進湄洲灣北岸臨港產業的發展,全面啟動興化灣南岸臨港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引領區域發展的新引擎,促進港口開發、產業支撐、城市建設和腹地拓展的“四位一體”互動發展格局的基本形成。
———突出先行先試、改革開放。始終把先行先試、改革開放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強大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充分發揮媽祖文化優勢,用好用足用活國家賦予的政策措施,加強莆臺交流與合作。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拓展開放領域,提升開放質量,加快發展更加開放型經濟。
———突出統籌協調、改善民生。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人口計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完善社會管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推進城鄉、區域一體化發展,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的差距。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三、發展目標
根據以上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跨越發展、宜居港城。
———經濟實現跨越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以上,到2015年確保1800億元、力爭達到2000億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6萬元以上,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8%以上,到2015年確保180億元、力爭達到200億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五年累計50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10%;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0億美元(可比口徑)。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