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發展。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加強對紡織鞋服、食品加工、工藝美術等傳統特色產業的技術改造,嫁接高新技術,鏈接創新能力,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的兩端延伸。繼續扶優雪津啤酒、眾和紡織、才子服裝、閩中食品等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繼續扶強三棵樹涂料、達芙妮鞋業、保蘭德箱包、連天紅家具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作為引領我市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骨干企業,發揮其在產業集群建設中的龍頭作用和集聚帶動效應,促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增強產業集群的集聚力和創造力。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投入,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引導企業改制上市、發行債券或通過與國內外大企業合作、嫁接等方式實現快速擴張。支持推動有實力的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實施兼并重組,形成戰略聯盟,組建企業集團。鼓勵企業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持續實施品牌帶動,充分發揮“中國木雕之城”、“中國木業之城”、“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中國鞋業出口基地”、“中國銀飾之鄉”等區域品牌優勢,著力推進傳統產業集聚發展;大力發展企業自主品牌,繼續爭創國家級和省級品牌,力爭培養若干個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品牌,構建企業品牌與區域品牌互動培育機制,提高產業競爭力。到2015年,新創中國名牌產品10個、中國馳名商標10件以上,福建省名牌產品80個、福建省馳名商標40件以上,力爭培養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準確把握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立足我市現有產業基礎,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加快實施產業創新工程,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與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推進LED、LCD等光電產業基地建設,努力形成新的產業支撐主體,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加強院地合作,鼓勵自主創新,著力提高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水平和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著力吸引重大科技成果和高層次科技人才,著力建設重點共性技術基礎設施和創新創業載體,努力使新興產業成長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區域競爭優勢。“十二五”期間,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5%以上,到2015年,全市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0%左右。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