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推進外貿從出口創匯為主向進出口均衡發展轉變,努力實現進出口市場結構、產品結構、合作方式多元化,促進外貿發展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一)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健全國際貿易預警和摩擦應對機制,制定扶持外貿出口政策措施,促進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優化商品結構。積極引導企業順應國家政策調整,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全面提升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質量,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擴大外貿出口規模。鼓勵輪胎、鞋革、機電等傳統大宗商品出口,重點支持環保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優化市場結構。深度挖掘歐美日、香港、東南亞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俄羅斯、印度、非洲、拉美、中東等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優化經營主體結構。著力培植新的出口主體,積極幫助和指導有潛力,帶動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企業辦理出口通關資質。著力加強重點商品出口基地建設,在鞏固中國鞋業出口基地的基礎上,爭取設立電子產品、木材出口基地;爭取設立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和保稅倉庫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積極引導進口。積極鼓勵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提高引進、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充分發揮我市口岸優勢,積極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內陸市提供進口服務;積極培育木材、煤炭、油品、天燃氣等中轉基地,大力提升進口貿易水平。
(二)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以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為核心,逐步調整加工貿易發展模式,提高加工貿易的技術溢出和產業帶動效應,推動以加工貿易為主向以一般貿易為主轉變。鼓勵生產企業對外承接高新技術產品的加工貿易業務,推動加工貿易產業鏈向上游研發設計、核心部件產業推進,向中游附加值高、資源能源消耗低的產品制造集中,向下游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延伸,逐步提高加工貿易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加工貿易的產業層次。大力推動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開展營銷合作、品牌合作、技術合作,推動民營企業承接加工貿易。扶持一批有規模、有優勢的加工貿易企業從貼牌生產、委托設計向自主品牌轉型,增強設計研發能力和品牌營銷能力,增加內銷業務,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延伸產業鏈,促進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三)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積極推動民營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壯大外向型民營企業隊伍。加快發展對外工程承包。支持企業直接參與國際工程招投標、境外工程分包,努力爭取參與國家援外項目建設。充分利用產業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融資優勢,鼓勵企業與有實力的中央企業、外省市企業、國外著名承包商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承包境外大中型工程項目。積極開展國際勞務合作。強化外派勞務人員的業務培訓,重點發展專業型和技術型勞務輸出,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和適應性培訓,提高外派勞務人員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創新境外投資方式。支持企業積極穩妥地通過收購兼并、股權置換、境外上市、重組聯合等多種方式對外投資,逐步培育若干個有一定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集團公司。
專欄4:促進投資消費出口協調拉動相關概念
▲五大產業集團、三大投資性公司。2010年9月,市委、市政府批準《莆田市直屬國有企業及其存量資產重組整合方案》,標志著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五大產業集團:莆田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莆田市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暫定名)、莆田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莆田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暫定名)、莆田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三大投資性公司: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莆田市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福建湄洲灣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