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強重點民生領域改革
以全面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推進教育、就業、分配、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等方面的體制改革,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按勞分配與按資本、智力、技術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多元化分配格局。進一步規范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強化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創造公平機會,遏制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與經濟發展水平相掛鉤的最低工資制度,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立健全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依法建立健全同工同酬的工資制度。
(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事業市場化改革,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整合資源,將原莆田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莆田市人民影劇院改制為莆田市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通過改制增強活力,擴大電影、電視產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我市文化產業更好更快地繁榮發展。健全文化綜合執法改革,建立完善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文化綜合執法體制。積極探索新對策、采取新手段,抓住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開展執法工作,打擊違法違規行業,凈化文化市場環境。
(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基本醫療保障“擴面提標”工作,深入開展大病統籌和救助,提高醫療保障管理服務水平,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完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制度。大力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積極探索縣、鄉、村醫療機構一體化運行的管理機制,建立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城市醫院對口支援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制度。優化資源配置,逐步做到大病進醫院、小病進社區,逐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鼓勵民營醫院創辦非營利性醫院,努力實現民營醫院在醫保定點、職稱評定和繼續教育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
專欄9: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相關概念
▲十大科技示范基地:指國家火炬計劃莆田液晶顯示產業基地、LED光電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機械制造業基地、中俄科技合作(莆田)示范基地、中科院(莆田)水產繁育基地、中科院福建(莆田)航天育種種苗基地、中科院微生物福建(藥)食用菌研究推廣基地、閩臺科技合作基地、畜牧清潔養殖示范基地。
▲農村“六大員”:確保每個建制村有農民技術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協管員、計劃生育管理員、國土資源和規劃建設環保協管員、鄉村醫生、文化協管員。
▲“一控、三嚴、三放”:“一控”即實行采伐限額總量控制,確保森林覆蓋率不下降。“三嚴”即嚴格控制生態公益林采伐;嚴格控制天然闊葉林采伐;嚴格控制鐵路、公路、木蘭溪、萩蘆溪、東圳水庫、金鐘水庫等庫區周邊及源頭、重點飲用水源保護區等“三線林”采伐。“三放”即放寬采伐年齡;放活采伐計劃;放開非林業用地上種植的林木采伐。
▲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依法處理信訪事項按照調解、行政三級處理、法院兩審終審、檢察院法律監督、人大權力監督的“路線圖”。屬于行政部門管轄的按行政機關調查處理、復查、復核“三級終結”方向走。屬于法院受理、辦理的,由法院管轄。行政機關“三級終結”后仍不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案件,可告知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人民法院及時受理,經人民法院一審或二審終審產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必須堅決執行。如果信訪人還不服,可向人大反映,人大對反映的普遍性問題,可向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提出意見,但不直接受理、處理個案。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