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設海西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
“十二五”是南平工業總量迅速擴張、工業比重持續提升的重要時期,建設海西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是推動跨越發展、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繼續“突出工業、突破工業”,堅持自主創新與產業調整振興相結合,提升做大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構建具有閩北特色、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發展支撐體系。
第一節 提升做大傳統產業
圍繞機械(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林產加工、紡織服裝、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技術裝備更新、工藝優化和新產品開發,推進企業的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增強品牌創建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電線電纜、汽車配件、電池制造等產業。電線電纜業以南平中心城市為主,適時向具備條件的縣(市)延伸發展,重點開發風力發電電纜、乙丙橡皮絕緣電力電纜、防腐鋼芯鋁絞線、電梯電纜、3.3kV橡皮絕緣礦用電纜、27.5kV電氣化鐵路用交聯電纜、500kV超高壓交聯電纜及附件、耐水樹中壓交聯電力電纜等產品,鼓勵發展銅材加工,新上銅桿連鑄連軋生產線;扶持發展絕緣材料生產,加快研制中高壓絕緣材料、低煙無鹵環保材料及輻照交聯材料,淘汰含鹵的PVC等不環保電纜料;鼓勵高壓電纜附件的開發,延伸產業鏈。做大做強太陽電纜等優勢企業,推進中心城市電線電纜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全面提升“南平電纜”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力爭到2015年電線電纜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打造“中國海西電線電纜城”。汽車配件業以華閩汽配、華泰汽配、武夷輪胎、精工齒輪、龍翔科技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活塞環、活塞、缸套、活塞銷及四配套組件、汽車半軸、傳動軸、齒輪、軸瓦、輪胎、工程胎等產品。規劃建設“建甌汽車物流園”,推進汽配產業集約化、集聚化發展。新型電池產業以南孚電池、華孚電器、亞亨蓄電池、南豐電池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鎳氫電池、鋅-鹵素電池、鈉-水電池、鋰-水電池、環保型蓄電池、電動車高能蓄電池、全封密高能蓄電池、納米碳纖素蓄電池等新型電池產品。
2、食品加工產業。突出茶、筍、糧食、肉、乳等資源優勢,加快培育發展茶葉、筍制品、糧食、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加工業。依托一批具有品牌優勢、支撐輻射作用強的大企業,推進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資源整合,提高食品產業規模效益和整體競爭力。茶葉加工以“武夷山大紅袍”、“政和工夫”等知名品牌為引領,加速推廣無公害茶葉、有機茶生產技術,努力打造綠色生態茶鄉品牌。筍制品加工以建甌等筍制品主產區為中心,擴大生產規模,開發筍竹生化產品,提升產品科技含量。糧食生產加工以南平恒大米業、浦城旭禾米業等糧食加工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優質稻種植與加工,開發糧食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肉制品加工以光澤圣農、綠洲兔業、福潤食品、盛洲食品工業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培植肉制品加工品牌,加快肉雞、肉兔、肉鴨產業化發展步伐,推進延平豬業由養殖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乳制品加工以長富、大乘等乳品企業為龍頭,不斷拓展培育奶牛良種業,促進乳制品加工產業的發展。
3、林產加工產業。充分發揮閩北資源和生態優勢,改造提升木竹加工和制漿造紙產業,提高木竹資源就地加工率,積極發展森林生物質加工和木(竹)材熱解及森林綠色食品和中藥材等產業,構筑低碳環保、循環高效、綜合利用的林產加工優勢產業基地。依托建陽海西林產工貿城、邵武木竹加工區、建甌筍竹城、政和竹具工藝城等,重點發展特色家具、家裝材料、建筑構件、工程用材和復合人造板等產品, 構筑木竹加工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林紙一體化,發展中高檔文化、生活和特種用紙,開發竹漿粕與竹纖維等新產品。加快油樟、無患子、油桐、桂花等林業生物質原料林建設步伐,重點發展天然香料、天然化妝品、天然洗滌劑、生物質天然農藥等產品,構筑森林生物質加工產業基地。以延平為中心,以邵武、建甌為兩翼,重點發展以木竹加工剩余物為原料的系列活性炭和竹炭及其制品,構筑木(竹)材熱解產業基地。依托建甌筍竹城,建設中國最大的集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竹筍制品集散地。加快開發以木本及林下中草藥為原料的閩北道地中藥材加工,構筑森林綠色食品和中藥材產業基地。
4、紡織服裝產業。重點發展高檔面料、產業用布和家用紡織品等產品。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高檔面料,培育自主品牌和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延平、邵武等地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棉紡及機織布生產要圍繞南紡、金月、永豐等企業的需求,開發多種結構、多種材料組成的合成革基布、制鞋材料及其它新型產業用布。非織造布生產以南紡為核心,重點開發超細纖維、高密度、高剝離基布產品及高檔衛生材料、汽車內飾材料等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PU革生產依托南紡在機織、針刺、水刺基布研發的優勢,發展超纖革、高密度革、高剝離革等高端產品,實施金月集團PU革干法線、榮華山合成革特色產業園等項目。服裝生產要加快培育新華安、新康明、美眾、康麗達等一批出口創匯服裝龍頭企業。針織織造生產以原料和面料創新應用為重點,開發棉、竹、麻以及化纖等不同檔次的舒適性、功能性紗線。染整產品生產要大力推廣應用染整節能降耗技術和提高清潔生產的新型技術設備,加快推進染整企業技術改造。家用紡織品生產以邵武洗潔巾家用紡織品為主體,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深加工、附加值和質量檔次,打造區域性品牌。
5、冶金建材業。堅持高起點、規模化、無污染的發展原則,扶持一批優勢骨干企業發展,鼓勵優勢企業通過聯合兼并、資產重組和新建擴建等方式做大做強,完善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深化技改提升工程,優化產業技術裝備結構和產品結構,重點支持電解鋁及鋁材高精加工、建筑螺紋鋼筋、新型干法水泥、特色石材、新型人造石材、新型節能環保墻體材料、絕熱隔音材料、水泥模板、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等產品開發。鋁加工業要充分發揮南平鋁業龍頭企業作用,進一步加快電解鋁產量規模化,開發高附加值鋁加工產品,加快實施南平鋁業高精復合鋁型材技改等項目。鋼鐵生產業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技術改造,引導現有鋼鐵企業聯合兼并重組,實現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升級。水泥工業要依托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重點鼓勵順昌發展日產4500噸及以上規模新型干法水泥,支持發展符合產業政策的水泥粉磨站。新型墻材工業要組織實施一批項目,啟動建設浦城邊貿高新建材園區、延平閩威鋼絲網架巖棉夾心板生產基地,加快推進一批縣(市)混凝土多孔磚企業建設,推進新型墻材產業合理布局。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