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節 “十二五”發展環境
未來五年,全球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全球化長期趨勢沒有改變。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向好基本態勢沒有根本改變。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人口、資源、環境、安全生產壓力日益凸顯,改革進入全面攻堅階段。我市既面臨跨越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1、面臨的機遇
從宏觀層面看,全球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科技和產業革命,有利于我市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國家推進由外需為主向內需為主轉變,有利于我市強化投資帶動、消費拉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流合作深化拓展,有利于在發揮先行先試作用中增創新優勢;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設,為我市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從自身條件看,我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將全面提速,高速時代的到來將進一步轉換經濟半徑,為集聚各類要素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武夷新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海西綠色腹地城鎮群建設加快推進,工業平臺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一批新型服務業態和消費熱點加快涌現,跨越發展已具備蓄勢待發的巨大潛能和堅實基礎,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
2、面臨的挑戰
從國內外情況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外開放面臨新的挑戰。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不斷暴露,自然災害影響加劇,社會風險增多,給南平發展帶來新的問題。周邊區域競相發展,態勢強勁,城市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對南平發展帶來更大壓力。同時,經濟總量小、結構不合理,使我們在加快轉變中面臨著壯大總量與調整結構雙重挑戰;基礎設施依然相對滯后、工業化水平不高、對外開放程度較低,要求我們必須更好地解決好投資、消費、出口協調拉動和三次產業協同帶動的問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與財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我們更要創新運作機制,拓寬融資渠道,解決好建設資金平衡問題;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使我們在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的同時,更要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人才資源不足,使我們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中面臨的壓力更大;人民群眾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期待,統籌城鄉發展更為緊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難度增大,一些地方、部門思想不夠解放,搶抓機遇的意識不強,加快發展的信心不足,干部的執行力還有待提高等,這些都對南平發展帶來新挑戰。
綜合分析以上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十二五”時期我市發展機遇大于挑戰,將由蓄勢發展、加快發展階段提升為跨越發展、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全市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肩負起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大使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正確把握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先謀后動、動則必快、動則必成,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開創具有時代特征和閩北特色的跨越發展、轉型升級新局面。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