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
堅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兩手抓,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提升文化軟實力。
1、進一步繁榮公共文化事業。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機制,大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備、服務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積極推動武夷新區圖書館、群藝館、博物館、大劇院、工人文化宮等重點文化項目建設,加快縣(市、區)標志性文化場所建設,提高綜合性大型文化設施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和完善各縣(市、區)工人文化宮,進一步完善鎮、村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建好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加快實施農村有線廣播村村響、廣播電視戶戶通和縣城影院改造工程,實施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和農村電影“2131”放映工程,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現“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100%的街道(鄉鎮)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社區和行政村有文化室(文化俱樂部)”。重視對文化人才的培養,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完善扶持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大力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發揮廣場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節慶文化等各類群眾文化載體平臺作用,形成一批導向性強、影響大、主題鮮明、特色突出,且相對固定的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動。加快檔案事業發展,實施縣(市、區)綜合檔案館工程。
2、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文化資源的整合,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積極對接省十大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打造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形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基地。利用朱子文化、茶文化等底蘊深厚的閩北文化優勢,拓展武夷文化旅游網絡,實現文化、旅游和經濟的融合發展。以武夷學院動漫學院為依托,策劃推出動漫文化創意、養生創意等文化創意項目,帶動創意產業發展。優化文化產業環境,落實和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放寬文化市場準入條件,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加快實施一批文化產業項目,發展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形成各類文化企業配套互補的發展格面。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文化產品專業市場和文化產業要素市場,推動現代文化流通產業的發展。繼續繁榮城市文化市場,有效激活農村文化市場。到2015年,居民人均文化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8%以上,文化產業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極。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