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完善中心城市現代基礎設施體系
圍繞建設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進一步提高港口集散能力,構建海陸空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完善水電氣供應保障以及防災減災體系,提高管理城市水平,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
一、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1、提升海港和空港樞紐中心地位。加快廈門漳州港區一體化建設,整合港區資源,優化港口布局,完善通關條件,增強港區整體優勢;繼續實施深水航道疏浚工程,建設嵩嶼、海滄港區等集裝箱泊位,完善口岸配套設施,推進航運交易市場建設;增辟航線,增開航班,完善航運服務功能,發展以集裝箱運輸為主、散雜貨運輸為輔的航運業務,力爭到2015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箱,形成國際集裝箱中轉中心,打造海峽西岸航運物流中心和國際航運樞紐港。完成廈門高崎機場三期擴建,力爭動工建設翔安國際機場,大力發展航空客貨運服務,實現年旅客吞吐量2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30萬噸,打造東南沿海重要的國際干線機場和區域性航空樞紐港。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全面拓展陸空、海空、海陸等多式聯運。
2、加強對外交通通道建設。全面融入海峽西岸交通網絡,打造東南沿海鐵路交通綜合樞紐和全國重要公路主樞紐城市,構筑廈漳泉同城化快速通道,形成閩西南“1小時交通圈”。完成龍廈、廈深高速鐵路建設,啟動福建沿海貨運鐵路專線、廈漳泉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建設大運力快捷鐵路運輸通道,完成火車站改擴建、前場特大型貨場等大型客貨運樞紐建設。完成廈成、廈安高速公路、廈漳跨海大橋建設,規劃建設對臺和對外區域通道,實施國、省干線改造工程,完善各區綜合性公路客貨運樞紐,形成與對外交通的良好接駁,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對接”。
3、構筑便捷的城市交通圈。繼續完善市政交通路網構架,構建大運力公交體系,形成市域內“半小時生活圈”。建設進島新通道,以三縱二橫進出島快速干道為依托,打造縱橫相間扇狀城市組團快速路網框架。加強各組團與城市快速路網及城市主干道的聯接,加密組團內支線,完善方格網狀組團內交通支路網絡體系。規劃島內外各組團間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力爭建成3條軌道交通線路。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