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名詞解釋
1、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模式成為全國“藍本”(第一章第一節)。是指原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同志于2006年9月帶領調研組專門到廈門調研社會保障性住房工作,形成調研報告上報國務院,國務院通過政務情況交流將該調研報告向全國轉發,中央各大媒體先后對廈門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經驗進行報道,其中,中國新聞周刊于2007年9月刊登了《廈門市保障性住房體系可能成為房改新政藍本》,自此,有了“廈門藍本”的說法。
2、全民社保(第一章第一節)。是指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三項制度覆蓋到全體市民,社會保障覆蓋率達95%以上,人人能享有各自所需要的社會保險,使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是從職工到全體市民的保障“兜底”制度。
3、城鄉一體化醫保政策體系被國家譽為“廈門模式”(第一章第一節)。是指2008年9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廈門召開全國醫療保險經驗交流座談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重點推介了廈門在市級統籌、城鄉統籌、門診醫療費統籌上的主要經驗和做法,譽稱為醫保的“廈門模式”。
4、城鄉一體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第一章第一節)。是指從2007年起,我市按照城鄉一體化“同城同權”的基本原則,逐步打破了原來制度分散、管理分立、基金分塊的城鄉二元結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實現了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在管理體制、經辦機制、醫療待遇、基金管理等方面的一體化。
5、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第二章)。是指基本公共服務的價值取向和結果狀態,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政府提供的一定標準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務,強調的核心是機會和效果均等,而不是簡單的平均化和無差異化;二是均等化水平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同步提升。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