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中國共產黨的旗幟,飄揚在祖國的晴空。中國共產黨用九十年的輝煌歷史證明:我們黨的旗幟,是真理的旗幟,勝利的旗幟,領航中國的旗幟。
一個共產黨員,一個基層組織,就是一面旗幟。無論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攻堅克難的關頭,無論是開創事業還是發展建設,千萬面鮮艷飄揚的紅旗,匯聚成九十年光輝歷程的底色,支撐起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希望。這背后,是對信仰的忠貞,對理想的追求,對人民的摯愛。
本報今起開設《紅旗飄飄》專欄。我們將向廣大讀者講述一個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故事。這些黨員和組織時時處處發揮著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正是因為這些黨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與黨更近,對黨更親,也更加堅定了跟著中國共產黨奮勇向前的決心。
28年,一位風華正茂的維吾爾族大學畢業生,成了兩鬢染霜、腰背微駝的漢子,執著地做著同一件事。
28年,不管風吹雨打,嚴寒酷暑,他始終戴一頂禮帽,提一個包,穿行在昆侖山下的村落。
28年,沒有講臺,沒有講稿,略帶沙啞的嗓音,成為新疆和田地區各族群眾最愛聽的聲音。
28年,和田地區7縣1市86個鄉鎮1383個村莊都留下他的足跡,每年平均宣講100多場次,累計聽眾近70萬人次。
28年,他記下了近200萬字的學習筆記,起草了近50萬字、1尺多高的宣講提綱,編寫了《民眾必讀》、《無神論教育讀本》等10多部理論著作。
28年,和田地區群眾送給他許多尊稱:“政策使者”、“當代阿凡提”……而他最喜歡的名稱是:“大個子老師”。
他是新疆和田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地區文聯主席、中宣部表彰的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他叫米吉提·巴克。
“用農民的語言說出來,他們才容易接受”
“市場經濟是什么?就是把種地和巴扎對接起來。巴扎上什么好賣我們就種什么。”
“國家就像我們的家,家人有矛盾,不團結,就過不好日子,富不起來。”
“我們和田交通有多發達?你站在路邊,抬手撓頭,立即就會有幾輛出租車停下來,告訴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去北京也行……”
米吉提·巴克宣講中說的話,幽默風趣,通俗易懂。
每當聽說米吉提·巴克來村里了,群眾的第一反應是:“大個子老師”又給我們帶來好消息了。十里八鄉的人們都會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前來,將會場擠得滿滿的。
1996年7月,米吉提·巴克到洛浦縣洛浦鎮博西坎特村宣講“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維護穩定發展”。宣講中,聞訊趕來的村民越圍越多,本來能容300人的場地擠了600多人。場地擠不下,有的村民就爬到圍墻上、樹杈上,最后村委會屋頂都爬滿了人。年末,地區檢查組到這個村考核測試,農民政策知曉率高居全地區榜首,扶貧工作排名全地區第一。
“理論只有走近百姓,貼近群眾,為群眾服務,才有生命力。”米吉提·巴克說。他在宣講時講的第一句話常常是:“我是農民的兒子,和你們一樣……”一下子就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有人說,農民不喜歡開會,灌輸教育已完全過時。米吉提·巴克卻說:“農民群眾非常渴望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只不過他們不喜歡照本宣科講大道理、喊大口號。對農牧民宣傳黨的政策之前,我們要深刻理解黨的各項政策,要貼近他們的生活,用農民的語言說出來,他們才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