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街道工作,最核心是推動科學發展。我們組織動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把創先爭優與中心工作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理清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推動跨越發展。結合實際,審時度勢,我們提出 “四個一”的思路,圍繞“一個明發商業廣場、一條嘉禾路、一個龍山片區、一些集中區飛地”發展區域經濟,以明發商業廣場為龍頭,嘉禾路為軸線,打造餐飲美食、文化娛樂、購物休閑等特色街區。以磐基中心和新景中心為突破口,提升嘉禾路沿線商務樓宇的品質,著力打造“消費購物中心、商務營運中心”。我們開展定向招商,加強總部招商,先后引進IBM、家樂福等15家世界500強企業,天福茗茶、蘇寧電器等一批總部企業,協助三五互聯、萬安智能等高新企業入駐島內外集中區,推動龍山文創園一期順利投入運營。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在嘉蓮茁壯成長。2010年以來,我們積極對接福廈高鐵開通,著力打造蓮花香墅休閑餐飲區,開展“蓮花香墅”文化周活動,邀請國內知名書畫家到蓮花香墅品美食、作交流、開筆會,多措并舉提升蓮花香墅的美譽度,成功摘得省級特色商業街稱號。如今,嘉蓮商圈拓展提升,明發商業廣場成為全省面積最大的商業航母;磐基中心集五星級酒店、國際名品中心和甲級寫字樓為一體,成為全省高端服務業的標桿;嘉禾路被形象地稱為“嘉禾路財富帶”。
做好街道工作,最根本是保障改善民生。我們在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作為工作著力點來抓。積極創新工作載體,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為民服務上下功夫,讓轄區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嘉蓮街道地處廈門市繁華地帶,改革開放以來轄內絕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還有一部分群眾生活困難,需要幫扶。許多好心人和熱心企業有意關心這些困難群體,但是苦于沒有一種合適的途徑。2004年,我們創辦了全省首個“愛心超市”,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制度,包括捐贈物品的接收、發放、報廢認定、進出公示和表彰激勵、交流溝通等機制,匯集社會各界愛心物品,讓困難群眾各取所需。這一扶貧濟困新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在全省推廣。隨后,我們又陸續推出“愛心網校”、“愛心助學”、“愛心圓愿”、“愛心成長夏令營”等工作載體,形成獨具特色的“愛心嘉蓮”黨建工作品牌鏈, 2010年11月,“愛心嘉蓮”榮登廈門市首屆街道社區黨建十大品牌之首,成為文明廈門的一張閃亮名片。此外,我們還試行“議行分設”推進社區民主自治,開辦“新市民文化沙龍”引導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廈門,建立“日間照料中心”服務老年群眾,設立“社區志愿者奉獻日”倡導志愿服務,大力推動基層社會管理創新,構建和諧社區。
海峽西岸春風勁,科學發展正當時。今后,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察民需、解民憂、重民生,推動街道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為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