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來,石獅市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在農村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強村富民平臺,推動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果。目前,全市已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71家,出資總額20606.5萬元,范圍涵蓋水產品養殖、果蔬種植、農機服務等行業。
在組建成立時當好推動者。一是支部宣傳引導。圍繞"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和諧"目標,通過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專業合作社的益處,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熱情。市委農辦黨支部編印《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有關知識問答的小冊子500本,法律單行張1000份,下發各鎮村組織學習宣傳,并舉辦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的培訓班14期,培訓近500人次。祥芝鎮古浮村黨支部根據村里海帶、紫菜養殖業較發達、從事的農戶較多等情況,邀請鎮工商所工作人員到村講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程序和優惠政策,消除群眾疑慮,指導成立古浮海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二是黨員示范帶動。鼓勵黨員致富能手根據村情實際找準致富項目,幫扶帶動周邊農民參與組建專業合作社。謝厝村支部副書記張國鼓引進臺灣水果百香果,通過與村民溝通形成共識后,一起創建了百香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為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項目。三是黨委對接培育。鄉鎮黨委精心招商選資,以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對接發展"公司+訂單+農戶"的訂單農業,著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水產加工龍頭企業正源公司需長期大量采購水產品,永寧鎮黨委牽線搭橋,扶持港邊村8戶水產養殖戶成立順盛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與正源公司簽訂長期訂單。
在發展壯大中當好鋪路人。一是送服務入合作社。抽調農辦、科技等部門36名黨員農(漁)業技術骨干,與7個鄉鎮中的專業合作社建立指導聯系點,開展經常性技術服務。聯系點建立以來,推廣地膜覆蓋栽培、刺參淺海浮筏混養技術等新技術7項,引進農作物瓜果、水產品新品種累計36個,加快福戈等20多種新農藥的示范使用,幫助購置農機具35臺(套)。二是送管理入合作社。開展"送管理,促增效"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工商、稅務、安監等部門黨員業務骨干進駐全市農民合作社,開展稅務知識、經營管理、安全生產等培訓、座談活動,大力倡導品牌發展戰略,幫助古浮海產養殖專業戶申請注冊地理標志商標"古浮紫菜"。三是送信息入合作社。充分利用"花博會"、6.18項目成果交易會、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訂貨會等交流平臺,組織農民合作社主動接觸市場,拓寬人財物等生產要素信息渠道;圍繞農民合作社產業特色,組建金定鴨原種場等20多個農村信息服務中心,建設祥芝漁業網等6個地方農業、漁業網站,為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提供信息保障。
在破解難題中當好指導員。一是創造穩定發展環境。指導玉湖社區創辦利農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依托玉湖果蔬批發市場吸納全市專業合作社產品進駐,為其提供產品直銷、銷售代理服務、農產品凈菜包裝、物流配送等一條龍服務。目前已有古浮紫菜、玉湖豆制品、明祥海產品等100多種合作社名特優農產品進場展銷。組織郵政儲蓄銀行、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上門為300多戶農民辦理免抵押互相擔保貸款,提供小額貸款3000多萬,緩解他們的資金周轉難題,提高資金風險抵御能力。二是構筑良好合作渠道。組織召開全市60家專業合作社和10家大型市場(生鮮超市)負責人座談會,推動產銷對接方案研討落實,指導建立"市場(超市)+合作社"合作模式。萌芽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佳惠超市建立合作協議,每天新鮮蔬果直接運往超市14家門店銷售,取得較好效益。支持興翔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與廈門海洋研究所合作,進行刺松藻、羊棲菜等高值海藻類水產品的人工養殖試驗,開創了國內刺松藻人工養殖的先例。三是注重規范行業引導。先后指導成立石獅市果蔬行業協會、紫菜協會、養殖協會、食品流通協會等4個涉農協會,建立協會會員章程,就產品質量、產量、價格方面促進行業自律,實現有序競爭。在玉湖果蔬批發市場、鴛鴦池布料市場和古浮養殖專業合作社三個地方建立"合同服務指導站",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律保障。(獅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