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
第??517??期
?
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
? |
?2011年12月9日 |

莆田市荔城區實施村級創先爭優“三大工程”
探索強村富民新路子
莆田市荔城區深入實施村級創先爭優“三大工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強村富民中創先進、爭優秀、作表率,真正做到強基固本、幫民致富、為民解憂、讓民滿意。
實施農村“領頭雁”工程,著力抓班子帶隊伍。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建設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村級干部隊伍中創先爭優。一是注重選拔任用,選好“領頭雁”。著眼明年村級組織換屆工作,籌劃推行“兩推一選”辦法,在有條件的村(居)推行書記、主任“一肩挑”,實現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返鄉企業家、退伍軍人進入村(居)兩委班子,優化班子結構。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選拔德才兼備、群眾公認的優秀青年210名充實村干部后備隊伍,解決村干部后繼乏人問題。二是強化綜合素質,育好“領頭雁”。采取上級補、地方籌的方式,投入資金50余萬元,完善區、鎮(街)、村(居)三級村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在此基礎上,采取集中學習、外出取經等辦法,抓好村干部任職資格、崗位素質、群眾工作、致富帶富等4項培訓工作。今年以來,全區先后分批輪訓村干部857人次,提高了村干部的整體素質。三是健全保障機制,用好“領頭雁”。強化黨內關懷,推行 “一定三有”農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每月由區財政統一發放800元工資,并積極探索為村主干辦理社保、醫保和養老保險,解除村干部后顧之憂。每半年和年終對村干部進行百分考核和述職測評,把考核和測評結果與村干部待遇保障掛鉤,激發村干部創先爭優的內動力。
實施“創業致富”工程,著力拓寬增收渠道。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在抓好黨員創業、黨員帶富、黨內幫扶等工作中創先爭優。一方面,加大培訓力度,讓黨員有一技之長。利用農村遠程教育網絡、“田間課堂”、“流動黨?!钡容d體,組織農村黨員參加創業、就業培訓。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普及先進實用農業科技知識,培養農村黨員科技骨干。目前,全區有1900多名農村黨員通過培訓學習掌握1門以上致富技能,有1560名農村黨員實現創業就業。另一方面,成立幫扶協會,幫助黨員創業發展。率先在西天尾鎮、黃石鎮試點成立黨員幫扶協會,通過貼息貸款等措施協調解決創業資金,籌集黨員互助基金500萬元,扶持有發展愿望和致富門路的黨員,并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技人員結對幫扶創業黨員,在技術、信息、銷售等方面提供跟蹤服務。目前,全區結成幫扶對子1105對,有390名黨員受惠于此基金成功創業就業,輻射帶動3000余名群眾脫貧致富。
實施“便民為民”工程,著力聚民心促和諧。著力構建區、鎮(街)、片區、村(居)四級便民服務網絡,創新便民為民服務舉措,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察民憂、順民意、惠民生”中創先爭優。一是辦好群眾“家務事”。推行農村黨組織和黨員便民服務機制,12名駐村干部與35名選調生、選聘生帶頭當好政策法規宣講員、生產經營技術員和為民辦事勤務員,為群眾提供家政輔導、糾紛調解等便利服務,讓群眾“只進一個門、只找一個人”就可辦好“家務事”,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今年以來,各村村干部接待群眾3萬余人次,為群眾辦實事2萬余件,化解矛盾糾紛116起。二是疏通黨群干群“堵心事”。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模式,將政策宣講、意見征求、受訪接訪的“窗口”前移到群眾門口,以實際行動保民生、促和諧,實現黨群干群“零距離”。黃石鎮干部張劍山一個月內不分晝夜跑遍全鎮34個村,做通涉遷群眾的思想工作,融洽干群關系,有力保障重點項目征地工作。三是化解基層“瑣碎事”。推行“一站代理、一次辦成、全程跟蹤”服務模式,在6個鎮街探索建立15個“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并引入“黨員領責踐諾制”、“黨群議事會”等做法,有效破解基層管理工作中的雜、亂、多、繁、急等突出問題。目前,全區15個“一站式”服務中心已先后受理咨詢求助電話上千個,為群眾代辦證照申請、醫保低保申辦、戶口遷移等瑣碎事項2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