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衛視節目部 馮璐璐:“走轉改”推動“兩為”方針的貫徹和落實
www.xpshebei.com?2012-01-11 17:30?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我國新聞事業必須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只有深入基層,扎根于群眾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為載體,才能報道出老百姓喜歡的新聞。 《我愛閩南話》作為方言類節目,受到閩南地區人民的喜愛。其中《好運旺旺來》板塊本身就是以社區基層為單位,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反映他們業余生活并為他們帶來好運和快樂,因此在社區頗受好評。長期以來,作為本版塊的編導和主持人,經常觀察社區生活動向,社區居民的思想情況,我們一直在嘗試著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了解他們不同時期的喜好。比如2011年建黨九十周年,社區形成了唱紅歌的熱潮,我們在金榜山社區和金雞亭社區蹲點,發現這一社區的阿嬤們特別可愛,每天積極排練紅歌紅舞,熱情特別高漲。我們以此為例推動市民唱紅歌熱情,分別做了系列報道《歌舞阿嬤》和《紅歌紅舞夫妻》,都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在形式上,以七旬阿嬤和中年夫婦為代表,生動地展現了他們唱紅歌跳紅舞的熱情,幽默的語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可愛的性格讓人記憶深刻。若沒有長期以社區為據點,很難發現有特色的群眾,很難聯系實際,抓不住人心,難以形成好看的節目,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更是無稽之談。 新聞戰線正在開展轟轟烈烈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這是一項民心工程,更是一項符合當下宣傳實際的活動,得民心,更讓新聞工作者得實惠,新聞工作者也會在基層發現真理,得到真諦,從而更好地實現“兩為”方針。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板塊也別開生面地在廈門地區以社區為單位、以抽獎聯合表演的形式抽出中秋赴金門博餅的活動。其中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生動活潑的表演贏得滿堂喝彩。我們也正是在學習運用群眾語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見成效,倡導清新樸實、生動鮮活、言簡意賅的文風,讓人們愛讀愛聽愛看,實現最佳宣傳效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