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團隊伍正在欣賞五里橋周邊風景 9日上午,首屆網絡媒體視頻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態行公益活動一行走進南安五里橋文化公園。在這里,采訪團零距離地感受五里橋悠久的文化歷史,探訪其舊貌換新顏背后的故事。 清新的空氣、滿眼的翠綠,生態行隊伍行走在五里橋上,聆聽著“天下無橋長此橋”的訴說。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里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至今已有874年的歷史,橫跨安海灣,是世界現存最長的梁式古橋。然而,環境如此優美的五里橋,在過去卻一度成為臟、亂、差的代名詞。 因歷史原因,五里橋周邊區域曾遭到嚴重的破壞,周邊存在“亂占地、亂倒垃圾、亂排污、治安亂”等現象,五里橋邊的水安路曾經是廢品收購一條街。詩人郭沫若曾來五里橋參觀,留下“五里橋成陸上橋,鄭藩舊邸蹤全消”的詩句。 為保護歷史文化古橋,改善水頭人居生態環境,全面推動城鎮現代化建設,投資約2.5億元建設五里橋文化公園,規劃總面積約70公頃,公園的建設對于確立泉州市南翼中心新城,具有重要意義。在建設公園、保護古橋、改善環境的過程中,水頭鎮政府投入3.7億資金,用于治理周邊流域和改善生態環境,其中清理淤積32.5萬立方;拆除違章建筑7.6萬平方米,特別是取締了原來五里橋頭周圍的12家廢品回收店;整治、關停污染企業142家,包括原來對水質污染比較嚴重的5家造紙廠;以BOT形式建成了泉州南翼污水處理廠,收集全鎮的生活污水;公園區域種植各種苗木200多種,數量達26800多棵,在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改良水土資源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公園的建成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了解歷史、親近自然、體驗生態環境恢復的和諧人居環境。 (記者 闕燕芳) 首屆網絡媒體視頻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態行公益活動采訪團隊伍行走在五里橋上 |
相關閱讀:
- [ 06-05]省環保廳:“清新福建”不能靠“風吹雨打”
- [ 05-29]旅游專家獻智“清新福建”
- [ 05-15]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發揮好最具競爭力的優勢
- [ 05-15]福建:嚴守生態紅線奮力后發趕超 把清新福建叫響
- [ 04-25]“清新福建”品牌體系今年將形成 打造三大旅游產業龍頭
- [ 04-24]“清新福建”旅游品牌體系今年將形成
- [ 04-23]“清新福建”引臺胞入境游平穩增長
- [ 04-09]“清新福建”游推升級版 十大精品線路主題豐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