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開啟,火車票牽動人心。盡管今年火車票購票時間大幅提前,鐵路部門和公安機關重拳打擊黃牛搶票倒票,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舉措并未使黃牛黨銷聲匿跡,他們從線下轉戰線上,接單生意依然紅火,部分黃牛日收入超過千元。(新華網 1月7日) 鐵路歷來是春運的主力軍,鐵路歷年都在春運中步履艱難。每年春運關于好的壞故事的都在反復的上演,以至于有人把春運回家的艱辛演繹成為了一部可以獲得奧斯卡的電影。民眾回家難,讓民眾難以負重,鐵路職工難回家,也讓鐵路難以重負。在短期內,當幾十億的人口大遷移遇上了火車,似乎怎樣的曲折離奇故事都可能上演,有為了一趟滿意的回家之旅囤上21張火車票的,還有連續買8張火車票接力返鄉的……在鐵路旅客運輸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背景之下,這些似乎都容易讓人理解,但始終滅而不絕的“黃牛”是不能被人所接受的。 一邊是鐵路正規網站、窗口高掛火車票已售罄的公告,一邊是大量屯票,待價而沽的“黃牛票”,這就是“瘋牛”肆虐的嚴重后果。面對這樣一個令鐵路方面和警察都汗顏的局面,我作為一名歸心似箭的游子,只得無可奈何的接受現實,即便是被“黃牛”狠狠的“宰”上一刀又何妨,總比買不到火車票繼續漂泊在異鄉強吧,畢竟我還能趕上春節的年夜飯。其實和我持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面對已經陷入瘋狂的“黃牛”,有人說是警察無用,也有人說是“黃牛”太狡猾,還有人把這一切的錯誤都推給了12306網站,所謂的漏洞、泄密等傳言也一次次被炒作得甚囂塵上,可是唯獨沒有人說我們這些買票人的責任。“黃牛”大量而長期存在,也算是中國特色。一到春運,中國就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鐵路系統承受的壓力首當其沖。在“一票難求”的背景中,“黃牛”應運而生。 打擊“黃牛”的專項行動年年都有,但看上去“黃牛”還是“野火燒不盡,春天吹又生”。并且,在傳統“黃牛”之外,更多的“黃牛”在“與時俱進”,他們不靠“關系”吃飯,而靠“技術”發財。與普通人相比,“黃牛”在網上購票顯然更具“技術優勢”和“設備優勢”。“黃牛”的強勢介入使普通人購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圍堵“黃牛”是一道綜合的題,單靠鐵路部門一家是不好解決的,需要社會各部門、各階層的人民群眾共同努力才能解決。一是不斷的挖掘潛力增加運能運量;再就是社會的各企業能夠錯峰放假,減少峰值的出現,還有各企業能夠提前公布放假日期,讓大家有個準確的購票日期;另外大家都能夠回到正常的購票渠道購票,那么“黃牛”也就無機可乘,無利可圖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消除了,大家的購票環境也就公平和寬松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