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4日報道 (通訊員 魏媛媛 丁波) 葛永峰是永安車輛段檢修車間探傷組的工長,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但在該段卻頗具知名度。工友們說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領導對他的評價是:“小葛不錯!” “我們工長可是‘神探’呀,車輛配件探傷的水平也是一流的!”探傷工楊治學說,他們班組不僅是路局“工人先鋒號”,而且連續多年被評為“路局優秀自控型班組”、“路局先進班組”、“標準化班組”,“老葛就是我們班組的領頭羊”。 參加工作20余年,葛永峰憑借一雙火眼金睛的慧眼,在配件探傷中也發現多次重點故障。他在對入段廠修車的搖枕側架探傷檢查中,多次發現搖枕側架A、B區裂紋,其中在A區最長裂紋達130mm;在鉤尾框探傷中發現17號鉤尾框存在裂紋達110mm。他的這些驕人戰績,經常被工友提起。 為了提升班組整體探傷水平,葛永鋒將多年積累的探傷經驗,總結提煉成了一套探傷口訣,并傳授給工友,指導大家嚴格落實標準化作業規范。利用他的作業口訣,班組職工多次發現輪對、配件等裂紋故障。2009年,陸景發發現輪對卸荷槽裂紋得到鐵道部通報表揚;2014年,楊治學發現輪對卸荷槽一個斷面裂紋達到3條,段獎勵2000元;確保了配件的質量穩定,同時也確保了行車安全。 2014年以來,探傷班組面臨嚴重缺員,兩名女工請產假,一名抽調廠修組開天車,再加上全年廠修和K2改造任務加重。對于一個只有16人的班組,一下子少了3個人。為了克服缺員難題,葛永鋒一方面優化了班組崗位結構,動員班組骨干聯勞協作;另一方面自已主動頂崗、兼崗,特別是在人少的情況下還要安排轉崗人員外培取證,自己有時還要兼兩個崗位,從上班忙到下班,班組有人就問:“我們班組人少,活又這么多,得向車間要幾個人來幫忙才行呀!” “車間去年沒有高職生的補充,再加上人員退休自然減員,車間人員更緊張呀。”面對大家的不理解,他解釋道:“我們這點活算什么!一線班組他們的活才多呢!再說多干點活出點汗,就當減肥了。”聽葛永鋒這么一說,工友們也考慮到了車間的實際困難,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工長說得也在理,咱們探傷組人少,別的班組人也多不到那里去,工長他也不好干,大家要相互理解,小葛你也就放寬心,大家都會支持你的。” “班組人心齊,工作就好干。”葛永峰說,這就是他的管理思路。自2008年起擔任工長以來,他帶領大家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圓滿地完成了各項生產任務。多次被永安車輛段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和“安全生產光榮之家”。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