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自干五”好網民的故事
2016-06-29 16:48:25??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金婷 我來說兩句 |
陳赫:愿互聯網成為抵制“文化垃圾”的主陣地 今年75歲的陳赫是中南大學一名退休教授,同時也是光明博客的積極分子。雖然年過古稀,但他仍然充滿活力,愛作文,善辯論,文風犀利,疾惡如仇——如果誰在博客上傳播錯誤的思想言論,他就會挺身而出,堅決斗爭。多年從事理工科教育的陳赫做起文章來條分縷析,思維縝密,再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有造詣,因此行文語帶機鋒,文采斐然。他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夙愿:“愿互聯網成為抵制‘文化垃圾’的主陣地、傳播核心價值觀的媒體和弘揚主旋律的大講壇。” 陳赫這樣說,也這樣做。在自己的網絡空間,他撰長文探討師德和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為推廣中國古典文化,他不遺余力,自制關于中國古典詩詞知識的文集、圖集和視頻供志同道合者下載學習;重陽佳節,有感于岳麓山美景,他寫就七絕感懷,“丹楓月桂映朝霞”之美躍然眼前;國家公祭日,他長歌當哭,悲作楹聯兩副,告慰同胞,鞭策后人。有真,有善,也有美——這就是陳赫網絡空間里的精神文化“大餐”。 陳赫 這位童心未泯的“老頑童”十分樂于思想交鋒,你來我往,火花四濺。但他始終堅持“學術無禁區,宣傳有紀律”的言論原則,只對學術錙銖必較,不夸張渲染,不言語傷人,客觀思考,理性辯論。這樣的辯論非但不令人反感,反而讓真理愈辯愈明,真正發揮了互聯網作為思想交流平臺的作用,成為網絡文明行為的典范。 在陳赫看來,言語低俗、匿名攻擊、“綁架”名人偉人為己所用、不明真相地胡亂點評,都是網絡積弊,不容忽視。他認為,正確使用網絡平臺發言,如清風拂面,能夠將網上“霧霾”吹散;若使用不當,則無異于在網絡空間釋放精神上的“PM2.5”。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