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專題> 黨群> 制作“長征頌”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專題> 聚焦長征 > 正文

      昔日熱血染紅坑頭 今朝崛起綠色希望

      2016-08-10 10:08:20?王國萍?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在霍童成立場景圖。(資料圖片)

      干部群眾在寧德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聆聽老紅軍講述革命歷史。(資料圖片)

      革命烈士顏阿蘭(資料圖片)

      坑頭村革命老區村新貌。

      東南網8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國萍 通訊員 顏湊 鄭雨桐 文/圖)

      坑頭村建立貧農團

      在方圓幾十里的梅坑地區,68個大小村落星羅棋布。

      1932年,寧德縣地下革命領導人顏阿蘭來到梅坑一帶建立黨支部,發展革命武裝力量??宇^本地村民池陳旺(1905~1936年)參加了村赤衛隊,積極投入地下革命活動。1933年6月,池陳旺參加了葉飛、顏阿蘭領導的襲擊坑仔里民團的戰斗。不久,池陳旺由顏阿蘭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3年農歷七月,池陳旺探知石堂民團有步槍三十四支,趁中元節(農歷七月中旬)民團兵石堂祭祖之機,帶領五名赤衛隊員假扮探親模樣,陸續進入石堂村,他走在前頭,悄悄接近哨兵,趁其不備突然奪取了哨兵手中的槍支,又用手槍頂住哨兵的喉嚨,呼哨一聲,隨后五名赤衛隊員趁勢闖入營房,各取步槍3支,池陳旺一人獨背7支,旋即帶領同志們迅速撤離。池陳旺在襲擊石堂民團這一場戰斗中表現的智慧和才干,得到了葉飛的賞識,不久即任命他為坑頭村赤衛隊隊長。

      1933年9月,閩東黨組織派林再生到坑頭村建立了貧農團,池陳旺積極參加了貧農團。當時貧農團的盟約是:“生為革命,死為革命,叛變革命,死在刀槍之下?!睆V大農民在縣委和貧農團的領導下,熱烈開展抓土豪、抗租、抗糧、抗捐、抗稅、抗債斗爭。

      坑頭村成立縣蘇維埃政府

      1934年7月,寧德縣蘇維埃政府在坑頭成立,池陳旺任主席。隨后全縣成立了6個區、32個村蘇維埃,后又相繼成立了獨立營、警衛連、肅反隊,區成立了游擊隊、肅反隊,村有了赤衛隊等革命武裝,還組織了婦女會、青年團、少年隊、貧農團、抗租團等革命群眾團隊。

      1934年10月,中共寧德縣委牽頭召開會議,提出“五抗”斗爭口號,特別強調大力開展秋收“抗租”斗爭。石橋地主黃斯安等派其狗腿來梅坑鄉討租逼捐,抗租團立即捕殺了這些“狗腿”,鎮壓了一批反動派。

      由于蘇區的迅速發展,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極大恐慌。1934年12月,國民黨在三都設立“清剿”指揮部,糾集10萬兵力,分三路進犯蘇區。

      1935年2月15日,坑頭遭到石堂、虎貝、霍童反動民團的瘋狂“圍剿”,池陳旺率領游擊隊英勇反擊,取得斗爭的勝利。同年4月8日,池陳旺帶領80多名游擊隊員和群眾消滅后洋、石墩等村的反動義勇隊和大刀會。

      1935年6月,閩東特委在梅坑建立了寧德辦事處。同年12月,葉飛率領獨立師一部轉戰到梅溪、坑頭、后洋等村,召集堅持在這一帶斗爭的池陳旺等人開會,任命池陳旺為寧德縣委書記,堅持開展恢復和擴大根據地的斗爭。到1936年初,先后建立了4個中心支部、35個村支部,發展黨員220多名。

      1936年2月,池陳旺攜妻帶子乘船轉移時不幸被捕。面對國民黨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他始終堅貞不屈。同年9月27日,池陳旺被綁在八都溪坂榕樹下遭殺害。臨刑前他毫不畏懼,一路高呼“共產黨萬歲!”,周邊群眾無不流淚。

      梅坑成為閩東游擊根據地

      1935年6月,閩東特委在梅坑建立了寧德辦事處,即游擊區辦事處。為把梅坑地區建設成為閩東紅軍可靠的游擊根據地,同年8月,黨組織首先在華鏡建立了中心黨支部,下設有16個分支。9月,巫家山畬族村也建立了黨支部。這里是七都通往桃花溪的必經之地,與溪口村、橋頭村、七都村連成一線,不斷把各種物資由此輸入根據地。梅坑地區與外界建立了秘密交通線,和三都、斗帽交通站以及三都大明公司建立了聯系,從福州、三都沿海地區購買藥品、日用品,源源不斷運回梅坑。

      此外,寧德縣委還在蔗仔、坑頭、方田等地建立了5個修槍廠、3個軍服廠及16處關押土豪劣紳的“土豪廠”。并建立了紅軍后方醫院和倉庫。

      為了保證紅軍游擊隊的需要,特別是紅軍傷病員的需要,游擊區的革命群眾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分批到霍童購買食鹽、咸菜等,或到石橋、虎貝等地買糧食。

      虎貝的天峰亭緊鄰梅坑地區。這里地勢陡峭,林木茂盛,紅軍游擊隊在這里搭寮設廠,作為傷兵療養所、服裝制造廠。除青草藥由當地群眾上山采挖外,西藥、中藥均由革命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從七都及霍童等地運回。

      有一段時間,敵人經常帶著獵狗搜山,白巖村群眾就把紅軍秘密寮轉移到更加邊遠的白葉樓村,改白天搬運為黑夜搬運,并加強崗哨。村里凡是16歲至45歲的男女,全部都參加了這項工作。

      白巖村的群眾宋逢仔為紅軍后方醫院買藥品、電池,回去途中在葛藤鳳村被敵人抓住,押往霍童。敵人嚴刑逼供,用鉗子剝他的腳趾甲,他多次昏死過去,仍堅不吐實,直至英勇犧牲。

      “在三年游擊戰爭的艱難歲月里,中共閩東特委和寧德縣委,憑借梅坑、桃花溪一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充分依靠人民群眾,堅持開展靈活機動的游擊斗爭,粉碎了敵人的瘋狂‘清剿’,鞏固擴大了后方游擊根據地,保存和發展了閩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的有生力量。”蕉城區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蘇曉靜說。

      老區群眾奔小康

      8月1日,記者從霍童鎮政府驅車沿盤山公路繞行,車窗外重巒疊嶂、云霧繚繞。大約40分鐘后抵達寧德蘇維埃政府誕生地——坑頭。村中心廣場上,中共寧德縣委重組和寧德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的紀念碑聳入云霄,一座新建成的梅坑革命歷史展陳館格外顯眼。走進館中,老區人民的豐功偉績及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盡入眼簾。

      坑頭村海拔740米,轄坑頭、池頭、烏蘭洋、松林4個自然村,198戶800多人,曾被譽為寧德的“紅色瑞金”。

      解放后,群眾生活雖逐步改善,但受自然條件制約,坑頭各項事業發展緩慢。全村人發揚老區精神,用了整整10年時間,用最原始的工具,挖通一條長達21公里、可以通車到鄉鎮所在地的路基。

      1999年,福建省老區“五通工程”開工現場會在這里召開,坑頭村得到了第一筆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投資200萬元。坑頭村繼續不等不靠,一點點改善基礎設施,當年水、電等“舊五通”也變成了如今的電網、電信等“新五改”。

      “求己”之路,并非只在破解基礎設施難。

      2003年7月,年僅27歲的謝齊明從廈門打工回來,被選舉為村委會主任,2004年初被任命為村支書。隨后,比他小兩歲的謝鄭生代理村委會主任,其他4名村委會委員都比他小,一伙年輕人挑起帶領村民走富路的擔子。

      沒想到剛一上任,謝齊明就被來檢查工作的區委領導“數落”了一頓:路是通了,但一直沒啥致富門路,村民也嘗試過種植太子參、反季節蔬菜等,但全失敗了——都是跟風,看別人搞啥,就跟著搞啥。

      “這里海拔高、土壤肥,可以發展茶葉嘛;群眾不敢干,你們得帶頭干呀。關鍵在你們自己!”謝齊明被一語點醒,馬上和謝鄭生去安溪考察。

      學成歸來,兩人帶領幾名村干開荒種植63.3畝“金觀音”茶葉新品種,次年剪穗育苗20萬株。區、鎮兩級對該村連片開發茶葉每畝給予600元補助,并提供400元政府貼息貸款,還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提供幫助,讓他們克服茶葉種植管理期間的種種困難。

      在區直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坑頭村又引進福安立農工夫茶葉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以每公斤保底20元的價格與村民簽訂三年合作協議。2006年,63.3畝茶園及育苗收入就達到9萬元。

      “2007年,坑頭村生產加工的第一批‘金觀音’被專家評出每公斤2000元的高價,這讓村民看到了希望?!爆F為寧德金閩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謝鄭生告訴記者。2007年正月,利用村里外出經商、務工村民返鄉機會,村里組織召開村民座談會,交流致富心得,發展茶葉的前景讓許多村民返鄉種茶,坑頭村的“金觀音”茶葉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涌現出不少種植大戶。如今,坑頭村茶園面積由最初的數十畝發展到1400畝,新開7家茶葉加工廠。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已達到1.26萬元,排在蕉城全區前列。村里的金源茶葉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十大專業合作社,寧德市大自然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的“天山紅紅茶”榮獲寧德市第七屆茶王賽紅茶類“茶王”獎。

      眼下,蕉城區委正致力打造“美麗老區、幸福坑頭”,要把這里打造成為集紅色旅游、生態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茶葉加工及茶藝茶文化休閑區。

      據悉,坑頭茶葉項目將建設茶葉加工區和茶藝茶文化休閑區,配套建設園區道路、停車場、水電供應和環衛綠化等,預計總投資1500萬元,分兩期建設。目前,笫一期建設茶葉加工區于2014年3月動工,完成茶葉加工區建設,廠房設施采用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實現茶葉加工清潔化生產;第二期打造茶藝茶文化休閑區,該區依山傍水,風光綺麗,可供游客體驗釆茶制茶、茶園風光攝影、臨水垂釣等娛樂活動。整個園區在已有茶園、林木植被的基礎上,通過移植桂花、櫻花等各種觀賞林木,形成花草樹木錯落有致、鳥語花香的生態林園。

      寧德蕉城區霍童鎮坑頭村

      坑頭村是閩東革命紅旗不倒的重要根據地之一,也是寧德縣蘇維埃政府誕生地和寧德縣委重新組建地。

      上世紀30年代,這塊紅土地在葉飛、阮英平、范式人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領導下,成為閩東革命活動的中心地帶,同時也涌現出了顏阿蘭、池陳旺等一批本土革命先烈。解放后,坑頭村與上洋、后洋、梅溪四個行政村統稱為梅坑老區。

      據統計,在三年游擊戰爭期間(1934年至1937年),為了保護支持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閩東游擊根據地的人民群眾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僅梅坑鄉,被毀的村莊就有水仔、山兜、連后洋、楓田、白葉樓、垅仔頭、白巖后、下白巖、長崗里、可坑等51個,被燒房屋109座1209間,被拆房屋21座187間;被殺死群眾101人。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国产大片b站免费观看直播| www.一级毛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 4ayy私人影院| 日本道v高清免费|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69堂在线观看|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嗯~啊太紧了妖精h|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va|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九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97| 毛片基地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男人桶女人30分钟完整试看|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久久国产真实乱对白| 国产美女免费观看| japanesehdfree人妻无码|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