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清流縣:“花”香紅土地
2016-09-09 10:42:27? ?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項 我來說兩句 |
清流縣是原21個中央蘇區縣之一,在這片紅土地上,留下毛澤東、朱德、陳毅、葉劍英、羅榮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生活、戰斗足跡。9月7日,“青年新聞人重走長征路”活動第二站在革命老區清流縣展開,采訪團參觀了毛澤東舊居、中華桂花文化園、龍泉魚莊等地,重溫紅色記憶,感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和新成就。 清流的山水處處留下了革命的印跡,遍地開滿了革命之花。其中,位于林畬鄉的“詒燕第”是福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毛澤東舊居,原為林畬邱氏祖厝,堂名“詒燕第”,始建于清光緒三年(1878)。經過精心修繕后,毛澤東舊居被列為省國防教育基地、省文物保護單位、省黨史教育基地,成為人們瞻仰革命先烈,重走革命路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看,毛主席塑像!”采訪團成員幾乎異口同聲喊了出來。毛澤東舊居廣場沿石頭臺階而上,一尊毛澤東銅像矗立在廣場中間,仰首望去,神采奕奕,光彩照人。1930年1月,毛澤東率紅四軍進軍清流,在林畬居住期間制定了土地革命的戰略決策,宣傳了黨和紅軍的宗旨綱領,寫下了著名詩篇《如夢令·元旦》。 舊居是一座豐碑,昭示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舊居更是一盞明燈,引領著清流兒女,去建設美好的明天,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繁花似錦,香遍紅土地。 石下村位于林畬鄉中心,是革命老區村,曾被列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可是才幾年時間,就實現華麗轉身,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我們重點培育發展花卉等新型現代農副產業,把生態旅游和生態農業融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通過打造中華桂花文化園,為村民在家門口創造就業機會,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彭勝告訴記者。 彭勝是來自省臺辦的掛職干部,2014年4月擔任石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以來,充分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快石下村的脫貧攻堅步伐,讓這個老區村煥發出新的活力。中華桂花文化園就在石下村,眼下正是丹桂飄香的季節,記者在文化園看到,許多游客在這里游玩觀賞,感受桂花芳香。目前,文化園已完成四季園、金桂園、銀桂園、丹桂園4個專業園建設,并收集135個桂花品種,4.6萬多棵桂花,是目前國內品種最多、規模最大的桂花專業博覽園,成為當地最熱門的旅游景點。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