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實習生 陳志豪 廖璐)8日,走進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一個塑造了近百名紅軍將士英勇形象的大型青銅群雕映入眼簾。 “這個雕塑名為‘紅軍頌’,包括前線、中軍和后方三部分,再現了紅軍浴血奮戰的歷史場景以及軍民攜手奮戰的魚水情,展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的偉大氣魄。”講解員朱琴英說。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距離建寧城區1.5公里,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全國首個以中央蘇區反“圍剿”為主題命名的專題紀念館。館內有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中央蘇區反“圍剿”陳列館等。 建寧縣是中央蘇區的東北戰略要地,也是反“圍剿”主戰場之一。在歷次反“圍剿”中,僅4萬人口的建寧就有7000多人參加紅軍,其中4000多人血灑戰場。尤其是在第二次反“圍剿”后,紅一方面軍總部機關進駐建寧縣城,創建了建寧和閩贛邊革命根據地。 《紅軍頌》這樣描寫到:西門蓮農喜若狂,領袖揮鋤開蓮塘。 緊隨著先輩們的腳印,如今,建寧已成為“中國建蓮之鄉”,并在互聯網的助力之下,將建蓮遠銷省內外,讓建蓮的清香承載著紅色故事,越飄越遠。 在閩贛省際(建寧)電子商務園,一家電商的名字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叫作建寧公主電子商務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去年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今年到目前已經有600萬元了,我們爭取上2000萬元。”董事長艾美齡說。 作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寧現有4000多人從事微商或者與微商相關的工作。“建寧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很多原生態的農特產品。”艾美齡認為,“建寧應該借助電子商務,把蓮子、黃花梨等農特產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讓革命老區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