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2月15日訊(記者單征宇)共享單車市場持續受到輿論廣泛關注,隨著暴露在聚光燈下的時間越長,共享單車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日前,上海市教委、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約談多家共享單車公司,隨后教育、交管等多部門聯合推出一系列舉措,從改進注冊、加強巡查等渠道規定“嚴禁12周歲以下兒童騎行共享單車”。 資料圖 現象調查 兒童安全問題引熱議 共享單車公司跑馬圈地式的市場擴張仍在繼續,但兒童私騎共享單車的安全問題似乎為行業擴張踩了一次“急剎車”,成為近日網絡熱議話題。中國網科技記者網上搜索與兒童騎行共享單車相關的新聞線索發現,在全國各地,不時有兒童因私自騎行共享單車引發安全問題的報道。 據廣東電視臺1月21日報道,深圳一名13歲的學生軍軍在上補習班的路上看到一輛沒有上鎖的ofo自行車,因上課快遲到,就騎了上去,結果發生車禍,一只手摔至骨折。一位從事共享單車行業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正是因為該事件,才引發了全國范圍內關于兒童騎行共享單車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 不僅如此,共享單車機械鎖的使用降低了開鎖難度,也成為安全隱患。據成都媒體報道,在成都小區,就有兒童能通過自行破解的方式打開ofo共享單車的馬蹄鎖將車騎走,并聲稱身邊許多小伙伴都熟練掌握了這門“技能”。 行業觀點 兒童線下行為自難控 “對共享單車行業而言,這類問題在線上控制比較容易,但線下的使用場景就難控了。”上述業內人士指出,對兒童騎乘共享單車問題,如果事件處理不當,會對行業的長遠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他本人也表示,支持兒童在家長監護下的騎乘行為。 在各大共享單車公司被上海市政府約談后,中國網科技記者第一時間聯系ofo共享單車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暫無回應。不過公開資料顯示,ofo共享單車方面已從車鎖方面進行了升級,由機械鎖逐步過渡到智能密碼鎖,并陸續回收流通在市場上的機械鎖自行車。 記者又向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摩拜采取實名注冊,從線上杜絕12歲以下兒童使用摩拜單車,同時,摩拜采取智能鎖的方式,可以防范缺乏安全意識的12歲以下兒童違規騎行,也是區別于機械密碼開鎖單車的地方。 中國網科技記者注意到,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當中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易觀互聯網出行資深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從監管層面來看,共享單車市場中出現的兒童安全問題,實際上屬于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實施條例規定自行車駕駛年齡的限定內,應該由交警等執法部門來進行執行;從公司層面來看,共享單車本身并非為兒童設計,但也不存在設計錯誤等情況。所以在這類問題的問責上,應該是由交警等執法部門履行相關監管責任。 律師回應 車鎖有“設計缺陷” 平臺應擔責 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拜北斗律師告訴記者,針對近期出現的兒童騎乘共享單車出現的安全問題,無論是在家長監護下引發的安全事故,還是兒童“偷騎”造成的意外傷害,平臺公司方均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但拜北斗強調,如因共享單車車鎖本身“設計缺陷”出現的意外故障而引發的意外情況,平臺方則需承擔相應責任。 拜北斗還表示,對于共享單車的安全問題,用戶也需注意在使用時仔細了解平臺方的相關細則,應注意是否有意外傷害險及相關保障個人騎乘安全的措施。張旭則告訴記者,“希望企業能夠與質檢部門合作,對市場上的共享單車進行質量檢測,以確保自行車的質量和安全要求符合相關規定。” 記者從摩拜單車方面了解,在去年11月,摩拜單車就與眾安保險達成協議,如用戶因使用摩拜自行車發生意外將獲賠償。而ofo共享單車則在使用指南中,明確包括用戶用車所含保險,如附加意外傷害醫療險以及旅行人身意外保險,用戶最高可申請按國家標準上限5萬元的賠償要求。 |
相關閱讀:
- [ 02-15]小便宜莫貪 憑漏洞解鎖共享單車免費騎涉嫌違法
- [ 02-15]刷新漆、偷車座…… 或有超萬輛共享單車受損
- [ 02-15]共享單車如何便民又規范 多地擬出臺措施管理停放秩序
- [ 02-14]專家:日美共享情報考驗中國軍事行動隱蔽性
- [ 02-14]昆明多部門牽頭共擬《共享單車規范管理辦法》 共享單車行為規范要來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