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侵犯專利權、商業秘密、植物新品種權、惡意搶注商標和‘傍名牌’,以及互聯網領域侵權盜版等違法犯罪行為,重點查辦一批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侵權假冒犯罪案件,有效保護權利人利益。”近日,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最高法、最高檢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決定于2017年9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內集中打擊侵犯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 “這是近年來中國政府首次專門針對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開展的專項行動,既表明了中國政府一視同仁保護中外企業及權利人知識產權合法權益的決心,也體現了我國致力打造更好營商環境、堅持對外開放的一貫努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無論是行政保護還是司法保護,我國對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一視同仁、實行同等保護是一貫做法。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快建設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從不斷加強向全面從嚴轉變。伴隨著一系列工作的開展,外商投資環境不斷向好。近年來,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的年度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中,指數年年增長,滿意度不斷提升,外資企業充分感受到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和決心。 《方案》要求,相關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部門密切銜接配合,完善協作機制,提高辦案效率,對相關案件及時受理、依法快速處置。“按照這些要求,不斷鞏固已有良好基礎,齊心協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將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李順德表示。 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為“十三五”時期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擘畫藍圖。近年來,我國進一步修改完善專利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上不斷邁出新步伐。與此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組織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助力創新創業的意見》《關于嚴格專利保護的若干意見》等重要文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更多地是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形成了改革開放的良好氛圍。”李順德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1.5411萬件,同比增長23.3%。今年前7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7703萬家,同比增長12%。無疑,中國加強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一視同仁保護中外企業及權利人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的風向標。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