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最近一年2108萬人通過平臺獲得收入
2017-10-13 14:55:18??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晴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0月13日訊 從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滴滴平臺獲得過收入的司機或車主,總數達2108萬; 滴滴平臺每天直接為264萬司機提供人均超過170元的收入。10月1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滴滴出行發布的《新經濟,新就業——2017年滴滴出行平臺就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上述數據。 研究發現,最近一年共有2107.8萬人通過滴滴平臺獲得收入,包括專車、快車司機,代駕司機,以及順風車車主。同時,《報告》還從就業人員特征、工作行為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研究,向公眾展示了分享經濟帶來的新就業生態。《報告》認為,滴滴平臺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保就業”提供了可靠支撐。 分享出行帶來千萬就業機會 近年來,以分享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在改善人們生活、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新就業機會。《報告》顯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滴滴平臺上獲得收入的專快車、代駕司機及順風車車主數量達2107.8萬,相當于2016年全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6.2%。 在新就業人群中,來自去產能行業的職工數量為393.1萬,涉及煤炭、鋼鐵以及煤電、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其他產能過剩行業。另外,滴滴平臺上還有178.8萬司機是復員、轉業軍人。同時,滴滴平臺還為209.3萬女性提供了就業機會。 同時,滴滴平臺每天直接為264萬司機提供人均超過170元的收入。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分享出行平臺帶來的新就業機會,有效解決了以往“就業難”人群的收入問題。根據《報告》,滴滴平臺解決了133萬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其中在加入平臺前失業1年以上的司機占比超過12%。另外,還有137萬司機來自零就業家庭,對他們來說,滴滴平臺獲得的收入是全家的生計保障。 從就業人群的收入結構來看,來自滴滴平臺的收入占司機個人月均總收入近五成。特別是對于零就業家庭、單人就業家庭的司機來說,從滴滴平臺獲得的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的占比平均達到了77.1%,已成為保障家庭生活的重要支柱。 特性靈活 網約車司機可自由安排時間 分享出行經濟的發展,為下崗失業人員、去產能職工、復員轉業軍人、零就業家庭等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就業模式:從網約車司機工作時長來看,每天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的司機占比最大,為50.7%。并且,網約車司機工作的時間段分布也比較寬泛,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安排工作時間。 分享經濟的就業靈活性特征,降低了人們獲得就業機會的難度,吸引了更多人參與進來。《報告》顯示,滴滴平臺上的司機多數都有本職工作,而且其本職工作涉及的單位、行業類型非常廣泛,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具體來看,滴滴平臺司機以企事業單位上班的白領、打零工或散工以及自雇、自由職業者為主。 如今,在國家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政策措施的大環境下,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等層出不窮,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保就業”提供了可靠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以滴滴為代表的分享經濟平臺創造了千萬級的增量就業,為大量下崗失業人員、去產能職工、復員轉業軍人、零就業家庭提供了就業機會,為處在就業過渡期的人們提供了收入來源,起到了就業蓄水池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有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
相關閱讀:
- [ 09-24]兩次電話都來不及接聽就被掛掉 滴滴司機以此變相挑客
- [ 09-21]廈門市民出行福利 滴滴打車又現1元起步
- [ 09-15]人民日報點贊滴滴國際化:為金磚國家伙伴帶來啟示
- [ 09-13]倆微信公號頻發不實言論詆毀滴滴 被判侵權賠償13萬
- [ 09-13]女子打的去機場被拋高速 滴滴:未付費無法投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