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山里產地直發的扶貧臍橙 多多大學的統計顯示,本地化新農人所激發的“內生動力”,能有效帶動地區農貨上行。擁有返鄉新農人最多的貧困縣,在區域店鋪數量、冠軍單品、產業升級等方面均具備明顯優勢。 2018年,拼多多平臺開店數量最多的20個貧困縣中,西藏城關區、河南鎮平縣、安徽壽縣、湖南邵陽縣、江西上饒縣、湖北麻城市、安徽望江縣、河南虞城縣、西藏日喀則市等9個縣市區,擁有最多的返鄉新農人。 基于新農人主導產地農產品集聚、分級、加工、包裝工作的梳理和整合,“拼農貨”模式有效推動了覆蓋產區實現增收,使得鄉村常駐人口中包括老人、婦女在內的非技能型人口,可以通過出租土地、被雇傭的方式,獲得更多的收入。 孵化13款百萬+“冠軍農貨”,帶動產業下沉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曾表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留人”,要保證農民收入不比非農收入低,“能不能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如果把農業產業做好,收入比進城務工還要高,農村是有吸引力的。” 為了充分保障新農人及農民的收益,2018年度,拼多多累計投入86億營銷資源,持續加大關鍵地區農貨上行扶持力度。在此帶動下,2018年,拼多多平臺累計誕生13款銷售百萬+的冠軍單品,以及超過600款銷量10萬+的爆款農貨,由此孵化出了一批帶有地理標志的新農貨品牌。 拼多多扶貧助農報告顯示:銷量過百萬的“冠軍農貨”中,雪蓮果、芒果、百香果、大蒜、小黃姜等名列前茅。此前,雪蓮果、百香果等非傳統消費類水果,在“拼農貨”體系的推動下,已成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消費者的新寵。 除挖掘新消費市場外,拼多多“農貨上行”還呈現兩大趨勢:一是批發采購訂單量激增,二是鄉域、縣域農副產品加工業顯著升級。 拼多多扶貧助農報告顯示:2018年度,包括黃姜、大蒜、芒果等在內的單筆金額超千元的農產品訂單逾10萬筆,采購方多為線下餐飲連鎖品牌以及食品加工類企業。該項數據表明,拼多多“農貨上行”體系,已經成為部分線下產業的固定原材料采購源。 隨著農產品需求量的攀升,區域性農副產品產業實現快速升級,鄉村車間、縣域加工產業集群扎堆涌現。拼多多扶貧助農報告顯示,2018年度,平臺新增林特花卉苗木等特色農產品商戶超8萬家,絕大部分注冊地址為農村地區。 此外,在新農人的帶動下,部分縣域農副產品加工業顯著升級。相關產業鏈的下沉,不僅豐富了當地的輕工業體系,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也持續提升覆蓋地區農戶的收益。 由拼多多新農人發起的湖南省寧鄉縣某“外婆菜”產品,是此類產業升級的案例之一。自去年4月于平臺上線以來,已實現單品銷售超過500萬,原材料采購覆蓋300余農戶,其中包括75戶建檔立卡扶貧家庭,每戶年創收達2,000至20,000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