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路邊小店上線餓了么做“社區散裝補給站”
2020-02-19 17:16:00? ?來源: 責任編輯:陳楠 我來說兩句 |
2月以來,天津容彩超市的吳老板每天提早兩個小時開店,為當天在餓了么上的訂單提前做好撿貨、分類的準備——疫情期間,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年輕人熱衷通過電商平臺搶購的網紅零食潮牌,容彩超市通過餓了么平臺賣的也格外好。 非常時期,為了支持容彩超市這樣的街邊小店盡早復工,恢復營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零售通和餓了么口碑兩大業務板塊充分聯動,專門開通“外賣極速上線”功能。截至2月16日,全國已經有2萬家小店經審核,開通餓了么外賣服務,恢復營業。 據悉,預計至2月底,將有5萬家這樣的街邊小店上線餓了么。目前,已營業店鋪單日銷售總額環比增長近250%。 數萬路邊小店協力做好“線上社區” “原本縣城就只有我們一家24小時營業的”,福建寧德小店主說。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他周邊越來越多的小店主發現,疫情持續,社區生活需求的增長也在持續,“如果我們不開門,附近小區居民買東西更困難。” 為了服務周邊市民生活,也為了自己的生活能有基本保障,隨著全國復工的企業越來越多,數萬家分布全國各地的路邊小店也開始或準備恢復營業。線下客流受限,他們就紛紛將重心轉移到線上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在天津,一家零售店的店主吳老板門店70%的業績來自于外賣,“覆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選品和服務也和以前不一樣,補進了更多零食商品。” 在福建省寧德市,店主張女士每天把手套等防護商品的外賣訂單打包裝好,放到店門口的架子上,商品、騎手、用戶全程進行無接觸安心送,“訂單數量攀升到疫情爆發前的15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連接這些小店和市民,餓了么小哥紛紛化身“社區采購員”,在很多城市,一名小哥一天平均會承接25名市民的外出采購需求。 數據顯示,2月至今,餓了么口碑平臺上,已經營業的路邊小店單日銷售總額高速增長,環比增長接近250%。 零售通聯手餓了么口碑,每天審核5000家 面對疫情,1月26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便宣布開通“外賣極速上線業務”。 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過視頻會議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阿里等企業負責人紛紛承諾,疫情防控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1月30日,口碑餓了么宣布“五個決定”,再次明確服務商戶開通外賣功能,維持其正常運轉,或幫助其盡快恢復營業。 2月1日,零售通與餓了么口碑組成專門的項目組。零售通支持路邊小店前端供應鏈的供給,餓了么口碑加速審批這些店鋪登陸本地生活平臺,通過數字化升級,讓他們更加精準的營銷、配送,具備線上線下3公里半徑內的服務能力。 項目組負責人表示,由于申請上線的路邊小店數量太多,“大家經常加班到后半夜,單店審核時間從原先的平均3天,到現在平均3個小時。每天最多能審核5000家,都希望幫助更多小店快速上線,恢復營業。” 在山西太原,一家小店僅耗時31分鐘即完成資質審核,成功開通外賣功能。 為了幫助這些上線的路邊小店盡快開工,餓了么口碑還提供了傭金減免、金融支持、流量扶持在內的多項政策。截至2月16日,全國已經有2萬家小店經審核,當月登陸餓了么口碑。預計至2月底,將有5萬家以米面糧油為主的小店上線,還包括數碼、五金等各種品類。 從供應鏈打通開始,包括金融支持、原材料減損、直播互動、數字化營銷、線上預定、在線支付、設立自提點、即時配送等,本地生活平臺已經打造成型的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能力,正在當下,全面服務行業復工的每一個角落。 在行業看來,與阿里本地生活一起推進新服務下的數字化,就是重振生意的最好路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