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出行最好錯峰,攜帶消毒和防護用品 ●盡量避免接觸公共物品或公共接觸部位 ●選擇空氣流通位置,如允許可打開窗戶 “公共交通工具感染風險,從低到高的順序是共享單車、出租車、公交和地鐵。”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說,公共交通出行,戴口罩第一條,手衛生最關鍵。 “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要自行健康檢測,若出現新冠肺炎的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張流波說。 乘坐公交地鐵,最好錯峰出行,同時攜帶好消毒和個人防護用品。在排隊時,乘客之間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如果做不到,盡量避免面對面。不確定手清潔時,不要揉眼睛、鼻子,不要摸口罩外層。 張流波提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盡量避免接觸公共物品或公共接觸部位。如果接觸,最好全程佩戴手套,一直到目的地再摘下來。摘掉手套馬上去洗手,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劑、肥皂都可以,洗完手后用紙擦干。無需戴醫用手套,只要是干燥且不露手指的手套就可以。如果沒有戴手套,下車后又無法洗手,最好用手消毒劑進行手衛生。常用手消毒劑含醇,揮發快,殺菌效果好。如果有人對酒精過敏,也可使用無醇的手消毒劑。如果沒有手消毒劑,用清毒濕巾擦一擦也可以。 在地鐵站內使用公共衛生間,如果接觸拉手,可用消毒紙巾擦拭。大小便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用流動的水沖洗。 乘坐地鐵或公交,最好選擇空氣流通的位置。公交車如果允許的話,可選擇打開窗戶。打噴嚏咳嗽時戴口罩或者用手肘遮擋自己的口鼻。還要主動記下自己的行程,萬一出現不舒服,主動報告行程。 乘坐出租車,全程佩戴口罩,上車前可用消毒濕巾擦拭車門把手,避免用手接觸車內物品,減少與司機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在外界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下車后要用免洗手消毒劑洗手。 騎行共享單車,戴口罩,戴手套。如果沒戴手套,可用消毒紙巾對手接觸的車把等部位進行擦拭。騎行結束后,同樣要做好手部衛生。(本報記者王君平)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