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經濟” 興業銀行為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再添動能
2022-06-19 00:48:0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鄭曉丹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6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6月18日,第二十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在福州開幕。當日下午,福建金融服務“四大經濟”對接會(下稱“對接會”)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興業銀行作為對接會承辦單位、海創會參展單位亮相金融服務館,全面展示服務“四大經濟”、推動福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創新成果。 對接會上,興業銀行分別與福建省林業局、福建金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未來5年為福建現代林業強省建設提供不低于300億元意向性融資額度,并攜手福建金投為做大做強“四大經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圍繞金融服務“四大經濟”重點項目,興業銀行福州分行、廈門分行同步與重點企業客戶開展產融對接協議簽約。同時,在鄉村振興“星級機構”授牌儀式上,興業銀行獲評2021年度福建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星級機構”。 作為根植福建的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興業銀行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深入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扎實推進“三提三效”行動,釋放福建區域改革動能,突出做好服務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四篇文章”,靠前發力、加大作為,全力當好服務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的金融主力軍、排頭兵。截至5月末,興業銀行在福建省內各項貸款余額超1.4萬億元,同比增長25%,通過地方債投資、債券承銷與投資等多元融資方式提供融資余額超4400億元,省內“四個經濟”貸款余額1377億元,同比增長28.6%。 為“數字福建”賦能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新引擎。興業銀行主動擁抱數字經濟浪潮,在服務“數字福建”建設中加快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到5月末,興業銀行在福建省內數字經濟領域貸款余額達533億元,同比增長27.8%。 數字產業企業多是輕資產的技術密集型企業,研發投入高、資金需求量大,但普遍缺乏傳統抵質押物,按傳統評審體系難以獲得融資。為解決這一痛點,興業銀行創新推出“技術流”評價體系,從產學研情況、知識產權情況、高管團隊、科技資質等8個方面、17個維度,對科技人才、成果和企業科技創新實力等,實現精準量化的自動識別,構建企業“第四張報表”,將技術“軟實力”轉化為融資“硬通貨”。 2022年3月,興業銀行結合“現金流+技術流”評價體系,圍繞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推出區域特色的金融服務產品“科特e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南平市建陽區汽車鍛壓件廠發放“科特e貸”2000萬元,打造“科特派”服務新樣板。截至5月末,興業銀行已通過“技術流”評價體系服務全省科技創新企業441家,貸款余額42億元,服務“瞪羚”“獨角獸”企業74家,貸款余額19億元。 作為福建“金服云”平臺建設運營方,興業銀行積極對接各類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平臺,持續完善“金服云”平臺功能和生態,加強公共數據的資源共享、價值轉化,讓數據要素有效賦能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目前已解決3.6萬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4.38萬多筆、超1500億元融資需求。 根深方能葉茂,數字技術是數字經濟的基石。興業銀行日前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瞄準場景金融、智慧金融、云金融、安全金融等五大方向,著力解決金融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為“數字福建”建設持續貢獻興業力量。 為“海上福建”加力 福建是海洋資源大省,也是海洋經濟大省。興業銀行緊跟“海上福建”戰略部署,構建了涵蓋海洋產業園融資、海洋生態圈供應鏈融資、海域使用權質押、藍色債券等多元化藍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支持福建省海洋產業發展壯大。1-5月,興業銀行在福建省內海洋經濟領域貸款余額達304億元,同比增長42.4%。 海洋漁業碳匯在發展雙碳經濟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2021年5月印發的《加快建設“海上福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將搶占海洋碳匯制高點作為重點任務之一。興業銀行與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合作,在全國率先開展藍碳金融,設立全國首個“藍碳基金”,完成全國首宗海洋漁業碳匯交易,實現我國海洋漁業碳匯交易領域“零的突破”。 海洋是福建連接內外的“大通道”,去年10月,興業銀行以省內11家沿海地市國有港口企業整合重組成立的福建港口集團為重點,深化戰略合作,助力福建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推進“絲路海運”建設。 海洋是福建產業發展的“新大陸”,去年12月,興業銀行與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承諾未來五年提供不低于600億元意向性融資額度,為海洋經濟相關產業發展全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為“美麗福建”添彩 全國首筆林票質押貸款、首張碳中和機票、首筆綠色鄉村振興債券、首筆碳匯貸……作為綠色金融先行者,興業銀行將福建作為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的主戰場、示范田,“融資+融資”并舉,厚植福建綠色經濟發展新優勢。到5月末,興業銀行在福建省內綠色經濟領域貸款余額達522億元,同比增長53.2%。 福建是我國風力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推動能源清潔轉型,是福建經濟社會低碳轉型的關鍵。2021年4月,興業銀行發揮“商行+投行”優勢,為華電福新能源有限公司承銷落地全國首筆權益出資型“碳中和”債券、首單用于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藍色債券,兩筆債券合計發行20億元,屆時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將輸送至千家萬戶、各行各業,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20萬噸、二氧化硫超360萬噸, 閩北森林廣袤,擁有豐富的碳匯資源,如何將碳匯變資產,成為撬動綠色經濟的新支點?興業銀行在南平創新推出全國首單遠期“碳匯貸”、福建首張碳匯主題的一元碳匯聯名卡,讓森林增綠、農民增收。同時,還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專業科研機構共同編制衛星對地觀測下的森林碳指標監測體系標準,運用遙感衛星數據探索生態價值實現,助力福建做大做強綠色經濟。 在龍巖,興業銀行為紫金山公園投資集團提供2億元項目貸款支持,專項用于“龍巖紫金山體育公園南部廢棄煤礦綜合治理及再造建設用地項目一期”建設,助力廢棄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實現綠色“蝶變”。 為文旅融合增效 福建生態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將文旅經濟列為“四大經濟”之一,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興業銀行創新探索“金融+文旅”模式,打造特色服務方案,目前在文旅經濟領域貸款余額達465億元,助力建設全域生態旅游省。 興業銀行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持續加大對龍頭企業支持,助力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泉州文化旅游發展集團發行2022年度首單中期票據,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助力省內旅游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復蘇。 在福州,興業銀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探索打造福山郊野公園智慧場景生態銀行新模式,并陸續在福州西湖、金牛山體育公園、烏山歷史風貌區、閩江公園、花海公園等22個公園復制推廣,完善智慧文旅服務體系,推動我省文旅產業加快數字化升級,不斷提高競爭力。 日前,在2022“中國旅游日”福建分會場主題活動上,興業銀行宣布與三明文旅集團共同打造“智慧游三明”小程序,將三明地區“吃、住、行、游、購、娛”裝進手機,打造“一票通”組合購票、“一次性”流程訂單、“一站式”全域服務,實現一部手機游三明,提升文旅經濟對鄉村振興、普惠小微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