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抗戰老兵武傳文:一身彈痕,滿門清風
2025-06-12 18:01:17? ?來源: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深入挖掘抗戰老兵事跡,傳承紅色基因。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漳州軍分區政治工作處、中共漳州市委老干部局聯合開展走進抗戰老兵家庭,重溫抗戰歷史系列報道活動。 清晨的陽光灑進閩南井岡山-漳浦縣一間樸素的石頭老屋,百歲抗戰老兵武傳文坐在床邊,那床疊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被子,無聲訴說著他永不褪色的軍人本色。這里,便是武傳文的家。屋內陳設簡單,除了一張“行軍床”和一張書桌,面積不足十平米。 “這是我最珍貴的物件。”見到武傳文時,他和家人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珍藏的多枚勛章。這位100歲高齡的抗戰老兵,目光炯炯,英勇氣概不減當年。 武傳文1925年3月生于山東沂水,1945年1月參加革命,同年8月入黨。1952年8月轉業安置在漳浦縣,直至1985年12月從縣委老干部局局長(調研員、正處級)崗位離休。他當民兵時參加過抗日戰爭,歷經山東解放戰爭、南下作戰及剿匪戰斗。檔案中記載武傳文在部隊期間立三等功1次。轉業后,還曾參加東山保衛戰擔架隊,運送傷員。 修了炮樓,又炸炮樓 武傳文的家鄉在山東沂水,解放前曾飽受日軍蹂躪之苦。“鬼子到處修炮樓、設崗亭,控制交通線!”十幾歲時,武傳文曾被日軍抓去修炮樓。因年幼體弱,幾天后得以回家,卻也親眼目睹了鬼子欺壓百姓的暴行。炮樓的陰影,點燃了少年心中的怒火。 即便時隔多年,武傳文對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依然刻骨銘心。“那時候,鬼子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武傳文回憶道,語氣沉重,“國家不強大,人民就處處受欺負。”他清晰地記得,自從鬼子修筑了炮樓,百姓出行便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喪命。懷著滿腔憤慨,他不久便響應號召,成為了一名民兵,是村里最年輕的熱血青年。 因曾參與修筑炮樓,熟知其構造,武傳文被部隊選中擔任攻打炮樓的向導。“我們跟著部隊,專炸鬼子炮樓!”老人回憶道,那時頭頂常有日軍飛機盤旋偵察,危險如影隨形,但民兵們毫無懼色。最終,他們配合部隊成功炸毀多個炮樓,狠狠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這么小年紀就和鬼子戰斗,怕不怕?”記者問。 “當時很緊張,但一步不退!”武傳文語氣堅定,“我對日本鬼子的恨比怕多得多,就往前沖!”這份英勇無畏的膽氣,支撐著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 1945年新年剛過,已是村里“老兵”的武傳文,與同村5名青年一道報名參軍,毅然投身抗日洪流。此時日軍已是困獸猶斗,離投降不遠。入伍后,他機靈肯干、表現突出,僅半年便光榮入黨。雖主要在魯中南后勤供給部警衛連服役,未能正面與敵拼殺,但他時刻準備著接應前線,為勝利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隨后,武傳文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華東戰場多次重大行動。作為山東解放戰爭老戰士,其姓名鐫刻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老戰士紀念廣場”,這一榮譽不僅承載個體榮光,更是山東作為“解放戰爭總后方”的歷史豐碑。 南下剿匪,支前擔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隨著解放戰爭勝利推進,南方廣大新解放區亟需大批富有經驗的干部接管政權、建立組織、恢復生產和推進土地改革。為此,中共中央決定從山東解放區成建制抽調優秀干部,組建“南下干部縱隊”隨軍南下,支援新區建設。 這些干部大多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考驗,政治立場堅定,擁有豐富的基層工作或軍事經驗,武傳文便是其中一員。1949年6月南下福建后,他被分配至福建第六軍分區警衛排,任班長。 和平曙光初現,但硝煙尚未散盡。在福建漳州,武傳文投身艱苦卓絕的剿匪戰斗。抵閩不到半年,他便升任副排長。彼時,其所在的警衛排整編為警備團三營七連二排,武傳文先后擔任副排長、排長。 “南靖那邊的深山老林,土匪都有槍,非常危險!”他回憶道。一次,接到群眾線報,他率全排進山搜捕。一名被圍的狡猾土匪竟縱身跳入深洞!武傳文毫不遲疑,緊隨其后躍入搜尋,可惜未能將其抓獲。另一次圍剿盤踞南靖土樓的土匪,部隊包圍數日,最終攻入時卻發現敵人早已從地道逃脫。 “吃了虧,就長記性了。”他感慨道。1952年8月,武傳文響應漳州地區政權建設的迫切需要,脫下軍裝轉業地方,成為南下干部的一員。他先后在漳浦縣第六區公所、八區、三區等地工作,歷任宣傳委員、區委書記等職,投身于地方建設的新崗位。 然而戰火并未遠離。1953年7月,東山保衛戰爆發。此時已轉任漳浦縣赤湖鎮宣傳委員的武傳文,再次接到緊急命令:組建擔架隊,火速馳援前線!他二話不說,立即帶領隊員從漳浦出發,徒步急行軍趕往東山島。他們晝夜兼程,頂風冒雨,爭分奪秒地在火線上搶運傷員。 清廉家風,無聲堅守 “對于這些崢嶸往事,父親一生低調,鮮少主動提及。”長期照料他的大女兒武玉英感慨道:“他從不允許家人借自己的身份謀取任何‘福利’或搞特殊,始終教導子女堅守艱苦樸素的作風。” 如今,武老居住的簡樸石屋,不僅是他清貧生活的見證,更承載著他對后輩近乎嚴苛的“鐵規”。武玉英介紹:家中任何晚輩升職或晉級,都必須首先接受這位老父親的“廉政談話”。 一次,在鎮財政所擔任負責人的外孫女興沖沖提議自費請全家下館子,武老當即沉下臉喝止:“絕對不行!你是負責人,就算自費也不行!別人會怎么想?”最終,全家還是在家吃了飯。而在外省工作的外孫每次返鄉探親,進門第一件事,便是被武老喚入房間嚴肅談話,叮囑他務必嚴守底線、廉潔自律,絕不能違法亂紀。這份對公權力的敬畏,早已深深融入家族血脈。 三女一子及親屬皆深受熏陶,家風淳樸而嚴謹。雖都是下崗工人,她們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如今,年近七旬的兩個女兒和女婿悉心照料著他的生活。面對組織的關懷和子女的孝順,老人常念叨:“黨叫干啥就干啥!當年入伍,哪敢想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憶及犧牲的戰友,他目光深邃,聲音低沉:“很多同伴早早就犧牲了……我們要知足,要感恩,要多為黨著想。” 6月6日上午,漳浦縣人武部政委張建華帶隊前往武老家中看望慰問。對其曾經所作的貢獻表示由衷的敬佩。家人說,老人至今保持著看電視的習慣,尤其愛看軍事頻道和新聞聯播,時刻關注著國家的軍事動態與發展成就。前兩年,還吵著要當志愿者,為社會多貢獻點老兵的力量。 這份歷經烽火淬煉的赤誠之心,正是支撐武傳文老人笑言“希望能活到150歲”的力量源泉。他深情地訴說著:“現在中國強大了,全世界都在學中國、看中國。”他最大的心愿,是能以一位世紀老兵的目光,親眼見證這盛世華章更長久地延續,多看看這片他們曾為之浴血奮斗的土地上,綻放的無限好光景。(戴偉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