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英雄巡講團”首臨漳州,掀起掌聲一片片!
2025-06-27 16:48:38? ?來源: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 6月25日晚,漳州藝術實驗學校的禮堂內,一位身著軍裝、佩戴墨鏡的老者用略帶鄉音的歌聲,瞬間擊中了在場800余名師生的心靈。當熟悉的《小草》旋律從這位特殊的演唱者——戰斗英雄史光柱口中流淌而出時,掌聲如潮水般洶涌不息。 這位被稱作“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英雄,首次踏足漳州土地,便拉開了“戰斗英雄巡講團”震撼校園的序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賡續紅色血脈,漳州藝術實驗學校邀請到“戰斗英雄巡講團”進校園,這些成員包括退役的賈雪陽將軍、戰斗英雄史光柱、戰斗英雄毛羽亮、全國勞動模范秦文貴。當天,該校還舉行“少年軍校基地”授牌儀式,標志著該校國防教育與紅色基因傳承在藝術沃土上扎根啟航。 墨鏡背后的榮光 “同學們就叫我‘史爺爺’吧!”一開場,史光柱用名字常被念錯的趣事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史光柱出生于1963年10月,云南省馬龍縣人。1981年應征入伍,1984年,在收復老山的血戰中,時任副排長的史光柱在沖鋒時遭遇猛烈炮火。左眼球被炸出眼眶,右眼被兩塊彈片擊中,全身嵌入近百塊彈片。在這生死關頭,他將炸爛的左眼球塞回眼眶,以驚人的意志力繼續指揮戰斗,最終帶領全排成功收復兩個高地,榮立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但最讓全場屏息的,是他對戰場細節的還原: “血不是流出來的,是濺出來的!兩百平米的地上,戰友的遺體橫七豎八……”機槍手胸口中彈犧牲時年僅十七歲,文弱的小書記員為不延誤戰機,只身蹚過雷區開路;重傷員們爬向山頂高呼:“要死也要死在山頂!” “這里沒有人想著退后!”史光柱的聲音鏗鏘有力,“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信念:向前!占領高地!”當報告尾聲,他邀請全體師生起立,齊聲誦讀“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時,許多學生眼中早已噙滿熱淚。 更令人動容的是英雄負傷后的人生。雙目失明的史光柱并未向命運低頭,他自學寫作,被深圳大學破格錄取,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人。他創作詩歌、散文、歌曲1400余篇(首),榮獲魯迅文學獎等國家級獎項30余次,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史爺爺看不見光,卻成了照亮我們青春的光。”高二學生林曉薇在筆記本扉頁鄭重抄下《小草》歌詞,并在旁邊寫道:“愿做一棵扎根祖國大地的堅韌小草”。 跨越時空的思政課 “長期的和平環境,國防觀念的淡薄,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于正在學習的孩子來講,使他們更能好好學習熱愛和平,這是此番來的目地。”原總參謀部政治部賈雪陽將軍在該校“少年軍校基地”授牌儀式上勉勵學子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立場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毛羽亮上校同樣是位戰斗英雄,他以挺拔如松的軍姿和飽滿的激情進行演講。這位曾參加19次戰斗、9次榮立戰功的英雄,特別強調了愛國主義教育與科技教育融合對國家強盛的戰略意義。演講中,他現場與高一學生李明互動:“誰是這個社會未來的主人?”“是我們!”李明響亮的回答瞬間點燃全場。毛羽亮欣慰地將手中鮮花贈予李明,并動情地說:“記住,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為國捐軀、長眠地下的烈士。今天,我只是代表他們而來,把他們的故事和精神傳遞給你們。” “聽了戰斗英雄的演講后,使我受益匪淺,十分值得大家學習。”高一學生張惠雯說,她現在是名共青團員,希望以后能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國勞動模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秦文貴,則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另一種堅守。1982年,他從華東石油學院畢業,毅然選擇奔赴當時我國海拔最高、環境最艱苦的青海油田,在戈壁荒漠一干就是20年。他自豪地分享:“曾經兩個月打一口井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通過技術創新,我們把它變成了現實!”秦文貴用親身經歷詮釋了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最美奮斗者”精神,榮獲“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奮斗者”等稱號。 活動中,“戰斗英雄巡講團”成員史光柱、毛羽亮被該校聘為“思政講師”,他們將長期客座該校思政課,為學校國防教育注入軍人的血液與力量。 藝術沃土播種英雄基因 6月26日上午,該校體育館內氣氛莊重而熱烈,“少年軍校基地”授牌儀式在此舉行。在全體師生和嘉賓的見證下,賈雪陽將軍莊重地將刻有“漳州藝術實驗學校少年軍校基地”字樣的牌匾授予陳志材校長。這標志著該校在深化國防教育、創新育人模式上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今天,腳下的這片土地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這里不僅是文化和藝術的殿堂,更將成為英雄精神的搖籃!”陳志材校長宣布,學校將以“少年軍校基地”為重要平臺,持續深化紅色教育。 兩場活動,從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到英雄們動人心魄的報告,再到學生代表向英雄們敬獻鮮花,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對英雄的崇高敬意。高一學生方林鴻在嶄新的筆記本首頁寫下標題“我的英雄印記”,并抄錄史光柱那句震撼心靈的戰場誓言——“要死也要死在山頂”。他在旁邊注解:“這不僅是勇氣,更是對目標矢志不渝的追求。我的‘山頂’,就是考上國防科大!” 學校科技創新社成員深受秦文貴教授科技報國事跡的激勵,連夜討論設計方案,著手制作一枚融合傳統軍徽元素與智能感光材料的“智能軍徽”模型,致敬英雄的創新精神。 校園“晨曦”志愿服務隊隊長陳浩宣布隊伍規模將擴大三倍。“英雄的擔當,始于足下。我們倡議:從主動撿起一片校園垃圾、幫助一位學習困難的同學、認真完成每一份作業開始!這些‘小事’,就是英雄精神的種子。” “戰斗英雄巡講團”進校園暨“少年軍校基地”授牌活動,不僅是一次高規格的思想洗禮和儀式教育,更是學校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化國防教育特色的關鍵舉措。英雄們以不同的人生軌跡,詮釋著“忠誠、勇敢、擔當、奉獻”這一永恒的精神內核。 隨著“少年軍校基地”的正式運行,該校將藝術滋養與軍魂鍛造有機融合的創新育人之路已然開啟。英雄的故事與精神,將不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文字,而將融入學子的日常言行、浸潤校園的每個角落,激勵著一代代青年學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漳州市教育局、天晟集團、漳州藝術實驗學校等相關單位領導嘉賓出席相關活動。(戴偉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