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育偉:學習楓橋經驗、創新工作方法、打造平安河池
2014-01-24 09:3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責任編輯:黃水來 黃水來 |
分享到:
|
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楓橋經驗”誕生至今歷久彌新,成為我國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常青樹”,這源于“楓橋經驗”的精神本質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品格。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就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必須要將發展的重點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延伸至新出現的或是將要出現的社會各個領域。當前,社會信息化、信息全球化已經完全顯現,河池市深刻認識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進社會管理信息化建設。 一是推行網絡信訪服務。信訪部門開通了視頻接訪業務,使群眾不出鄉村,甚至足不出戶,就能與有關部門直接面對面溝通,反映訴求,解決信訪問題,初步探索出一條具有河池特色的網絡問政新路子。截止今年8月,全市有734個市直和縣(市、區)單位實名上網問政,日均點擊量約1.7萬人次。2012年共受理網友留言1960條,回復1944條,回復率達99.2%,辦結問題1548個,辦結率達79%。 二是公安信息化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目前,已全面完成公安二、三級主干網提速改造任務,二級網的寬帶擴容至622兆,三級網的帶寬擴容至155兆,二、三級網主干網實現雙備份,建立了覆蓋全市的350兆無線集群系統,各縣(市)城區建成4信道的集群基站,建成鄉鎮常規基站49個,全市實現了鄉鎮、縣(市、區)、市350兆無線通信互聯互通,各基層所隊全部配備數碼相機、錄音筆、數碼攝像機、活體指紋采集儀等設備,公安信息化建設為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先后籌措資金達1.5億元,投入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全市累計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2789個,其中,由政府投資安裝探頭1680個,完成后臺改造12個單位,由社會單位安裝探頭11109個,其中接入公安平臺135個。目前,全市已實現自治區、市、縣(市、區)三級視頻監控系統平臺聯網,建成了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臺、社會監控資源聯網平臺。 三是信息化建設逐步向重點領域和基層延伸。如環江縣自主研發“農村社會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將各村屯的概貌、地理位置、土地山林、聯防結構、房屋布局、人員信息、財產情況、聯系方式等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并預留模塊以便駐村民警根據時空變化對系統進行適時更新、升級,為日常警務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集約化管理,這一做法得到自治區公安廳領導的充分肯定。 (本文作者系廣西河池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相關閱讀:
- [ 01-24]新媒體“微應對” 肇慶公安網絡問政再發力
- [ 01-17]讓網絡問政成為民聲的擴音器
- [ 01-17]王景玉:網絡問政的政治效能感淺析
- [ 01-15]山東日照交警網絡問政收集意見1200余條
- [ 01-14]瑞安全媒體網絡問政走在浙江前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