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繁 體
      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國內熱詞>>2014年全國兩會

      新華社社評:凝聚改革正能量 實現發展新跨越

      ——寫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閉幕之際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民主、團結、求實、奮進。舉國關注、世界矚目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圓滿閉幕,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即將完成各項議程。2014年的全國兩會,將以其特殊意義影響中國的改革與發展。

      改革,是今年兩會的鮮明主題;改革,是代表委員的最大共識;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這個不同尋常的時間節點,代表委員圍繞改革商國是、增共識,抓住落實定大計、聚力量,唱響全面深化改革主旋律,凝聚攻堅克難正能量,推動新一輪改革邁出堅定步伐。

      過去一年,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第一年。面對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課題,代表委員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察民情、聽民聲、集民智、聚民力,通過民主立法、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政治協商等多種方式履行職責,為全面深化改革獻計獻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年工作預期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新的經驗,體現了代表委員的擔當精神和履職能力。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6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正是在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礎上,構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廈,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實制度基礎。發揚民主就能增進共識,緊密團結定能凝聚力量。堅定制度自信,發揮制度優勢,匯聚心往一處想的智慧,凝聚勁往一處使的力量,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基礎就愈加牢固,求實奮進的力量就更加強大。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策通過法定民主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是今年兩會的中心任務;把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的指導思想轉化成具體可行的施政舉措,是兩會成果的集中體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立的9個方面重點工作,直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轉型升級的難點、改善民生的焦點、社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熱點等問題,工作著力點集中指向關系重大、任務急迫,以及涉及百姓期盼的領域、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以重大問題為導向,運用倒逼機制、區分輕重緩急,穩扎穩打、有序推進,改革才能取得扎扎實實的進展。


      好的決策部署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落實。以抓落實的作風積極投身到改革中來,是各級干部的政治責任。要把抓落實作為今年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積極進取,真抓實干,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力量,依靠人民群眾的團結奮斗,努力取得豐碩的改革成果。

      改革是制度紅利持續釋放的過程,也是創造活力奔流涌動的過程。兩會之后,代表委員將返回各自崗位,希望能在不同領域、不同地方充分發揮深入實際、聯系群眾的作用,科學總結基層經驗,及時反映群眾訴求,多做問需于民的實地考察,多為問計于民的深入調研,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多提具有真知灼見的意見建議,監督、支持政府抓好落實,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讓改革共識不斷凝聚,改革動力持續迸發。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乘著全國兩會的春風,牢牢把握改革正確方向,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改,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克,就一定能不斷開拓全面深化改革新境界。

      一年之計在于春,百事待舉在于行。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時不我待的進取意識、夙夜在公的敬業精神、“三嚴三實”的過硬作風行動起來,狠抓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和兩會精神的貫徹落實,不斷增強制度執行力、改革推進力、發展驅動力,為新一輪改革開好局、起好步而扎實工作、努力奮斗,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書寫發展新篇章。

      (兩會授權發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4年3月12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準俞正聲主席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

      (中國網事·銳話題·糾正冤假錯案之二)對冤假錯案要“糾錯”也要“究責”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中國網事”記者楊金志 岳德亮)1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全國人大作工作報告時說,法院要嚴格落實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實行責任倒查、有責必究。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工作報告中說,2013年檢察機關制定了《關于切實履行檢察職能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若干意見》,健全檢察環節錯案發現、糾正、防范和責任追究機制。

      兩高報告向冤假錯案“宣戰”,體現了依法保障人權、維護司法公信力的司法理念。近年來,從湖北佘祥林故意殺妻案、河南趙作海故意殺人案,到浙江張氏叔侄強奸案等,一些冤假錯案引起關注。糾錯本身就是進步,及時糾正已經發生的冤假錯案、堅決防止新發生冤假錯案,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對發現的冤假錯案及時進行糾正,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體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3年,浙江省司法機關主動糾正“張氏叔侄強奸殺人案”等社會影響很大的冤假錯案。事實證明,依法及時、迅速地糾正錯案,是重建公眾對司法的信賴、重樹司法權威的重要途徑。

      對冤假錯案不僅要及時“糾正”,還要深入“究責”。兩高報告中提出的嚴格落實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實行責任倒查、有責必究,以及健全錯案發現、糾正、防范和責任追究機制,就是對辦案人員權力與責任的平衡。只有責任倒查、一查到底,才能讓辦案者心存敬畏,對案件質量負責,加強學習,及時清除不合時宜的觀念。對于違反法律辦理冤假錯案的責任人員,應該不論時隔多么久遠,都要堅決依法處理、終身追責。

      冤假錯案不僅要及時“糾正”,還要深入“究因”。深究原因,才能查擺出問題所在,真正建立起以審判為中心,能夠保障法院依法獨立辦案的刑事司法機制,厘清辦案理念,提升依法公正辦案的能力。

      防止冤假錯案的產生,要充分加強對刑事辯護的重視。刑事辯護制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治環境和人權保障水平的重要標尺之一。讓律師依法參與刑事訴訟,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對防止冤假錯案件具有重要意義。防止冤假錯案的產生,不能僅靠司法機關的“自查”,還應引入冤假錯案的社會發現機制,歡迎社會和輿論的依法監督。

      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集體采訪,邀請全國人大代表龔克、沈琪芳就“教育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沈琪芳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馮文雅 攝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馮文雅)“我們一直有個偏頗的誤區,總覺得職業教育是低的層次,是生產一線的社會制造業的方向,其實是人才培養的一種類型。”在11日下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關于“教育改革”的集體采訪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沈琪芳對記者說。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一直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職業教育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社會發展的需求。

      “現在職業教育面臨著最好的形勢,我們職教人把它叫做’職教新政’”。她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相關部署,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吹響了新的進軍號。

      “這一政策意義重大。”她分析說,一是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二是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擴大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調整、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三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四是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五是強化政策支持和監管保障。

      “我們職教人對這一政策的實施充滿了期待!”她感慨道。

      這一政策的出臺對職業教育是極大的利好消息,但發展中的一些“瓶頸”長期得不到突破,已成為制約其健康發展的痼疾,必須盡快革除,才能使職教事業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沈琪芳代表以基層的實際情況為例分析了高職院校發展中遇到的“瓶頸”。一是設備問題,二是師資。兩者的背后是投入和經費,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特別注重學生的技能和動手能力,對設備的要求很高,但是長期以來特別是職業院校,投入不足。

      她舉例說,我所在的學校,屬于三線城市,我們學校三十一個專業,但是工科專業只有八個,地方最需要工科專業。再說師資,企業有技能、有能力但是學校和企業之間人才的雙向流動不同,它是一個人才倒流,學校在人才問題上遭遇大的制約。

      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沈琪芳代表也說出來了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她認為建立現代職教體系就是要打通縱向和橫向,縱向不僅僅是打破中高職的銜接,還要向本科、研究生再延伸。目前中高職銜接很多種形式,五年一貫制和三加二的形式,這兩種模式還不夠,應該是更多地進行融通,比如說中職到高職,可以借助學分制,中職可以學高職甚至本科,普通高職和中專也應該融通,普通高中應該向中職進行分流,高職也應該向本科進行延伸??梢酝ㄟ^學歷、學分甚至包括課程來進行,我們職業教育強調的學歷加技能,技能實際上本科院校也可以介入。

      她對于所謂的“打通橫向”的理解是,現在職業教育與企業、行業和生產領域都應該更多的融合和融通。職業教育有一個問題,過去一直以來職業教育要分段進行,中職屬于一個層次,高職一個層次,職業教育強調技能人才的培養。但是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標準和勞動部門的證書考核標準不銜接,考證的內容是勞動部門制定,跟學生課堂上學的不一樣,要考證必須從頭來學習。

      “現在鼓勵三本院校向職業教育轉型,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它不是一個層次。”沈琪芳代表認為這句話很重要,“我們一直有個偏頗的誤區,總覺得職業教育是低的層次,是生產一線的社會制造業的方向,其實是人才培養的一種類型。”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僅僅是三本的問題,一般本科如果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更適合的話,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也可以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社保、醫療、住房“三把民生傘”如何撐好?——代表委員與專家暢談落實民生保障改革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徐博、張麗娜、李亞楠)“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

      兩會代表委員們認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關鍵是要把社保、醫療、住房這“三把民生傘”撐好,使其不再成為民生之困、之難、之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堅持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需要更細微細致精細的落實。

      社保:養老金不能止于81元“零花錢”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與職工養老保險的銜接辦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指出,這實際是兩個改革:一是將現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合并實施,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二是讓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兩制度銜接。

      “這兩項保險制度參保人數共計8.2億人左右,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頭戲?!苯鹁S剛說,“目前這兩項改革都已啟動,預計年內即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施行?!?/p>

      建立起統一的制度,完善好銜接辦法?!斑@樣,使廣大農民工和城鎮非從業居民進可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并享受相應的待遇,退可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兜底’?!庇小稗r民工司令”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說。

      政策是好,但城鄉居民養老待遇水平還應該再提高一點,張全收說。據統計,2013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月人均達到81元,尚不及低保的一半。

      全國政協委員、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認為,養老保險制度是參保對象共同參與繳費的制度,不是政府單方面發錢的制度。換句話說,城鄉居保個人賬戶積累少,因此養老金待遇不高。

      但即便如此,81元還是太低,尤其是在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天,甚至買不了一桶油,更不要說養老了。說白了,養老金不能止于“零花錢”,政府必須繼續加大投入,代表委員們認為。

      醫改:“看病不貴”是關鍵

      關于醫改,政府工作報告用一個完整的段落進行闡述,可謂異常重視,且決心堅定——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推進醫改,用中國式辦法解決好這個世界性難題。

      “醫改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保障體制改革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等許多方面?!敝醒朦h校教授周天勇指出,“因此,深化醫改不能單兵突進,要全方位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等各方面的綜合配套?!?/p>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醫生司艷華坦言,百姓最為期待的,是繼續提高新農合的報銷比例以及加速鋪開大病保險。換句話說講,老百姓對醫改最直接的檢驗就是看病還貴不貴。

      “覆蓋農牧民的新農合政策雖然報銷比例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但享受這個待遇的門檻還很高?!彼酒G華代表說,有的地方新農合報銷起付線就得上千元,而且很多藥品都不在報銷的名錄里,患者花了幾千塊錢折騰一圈報銷幾百元的案例不勝枚舉。

      在2012年發改委、人社部、衛生部等6部委聯合下發了一個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文件后,目前全國已經有27個省份出臺了試點方案。按照政策,在參保人得大病之后,除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報銷醫療費之外,超過封頂線的醫療費將由大病保險按一定比例報銷。

      據了解,大病保險今年將在全國各地廣泛推行,從而覆蓋已經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包括新農合)的所有參保人員?!罢嫘钠诖@項政策能夠落實,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彼酒G華代表說。

      保障房:質量、分配要“優先”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對“安居”有著極為深厚的情結,就連民生之本的“樂業”也是排在其后。

      報告提出:以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為目標……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報告還明確了今年保障房建設的具體目標——新開工700萬套以上,其中各類棚戶區470萬套以上……年內基本建成保障房480萬套。

      來自房地產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張瀛岑分析,從報告內容上看,政府對房地產調控概念弱化,將更多精力放在了保障房。

      其實,不少地方在兩會前已經開列了今年的保障房任務單:北京力爭竣工10萬套、天津確保開建6萬套、安徽將新建46萬套……住建部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在整個“十二五”期間完成開工3600萬套的任務是比較有希望的。

      “實現全體百姓的‘安居夢’,最關鍵的是讓低收入群體住有所居。”全國人大代表、濟源市市長王宇燕說,將目光更多投向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是政府理應承擔的責任,明確目標、劃定時限,也體現了政府的擔當。

      不過,保障房建設、分配和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也引發了代表擔憂。全國政協委員、信陽毛尖集團董事長陳世強說,部分保障房領域還存在把關不嚴、分配不公;選址不當、空置率高;質量縮水、居住隱患;保障房變商品房、福利房以及有進無出、督查不嚴等亂象。

      “保障房建設不能光看數字指標,更重要的是要看質量指標和公平指標?!比珖舜蟠怼⑵巾斏绞形瘯涥惤ㄉf,必須嚴懲“開著寶馬住保障房”的亂象,也要杜絕“寧住城里一張床、不住郊區保障房”的現象。

      “公平有兩個含義,一是分配要公平,二是房屋質量、選址等要公平,絕不能讓保障房成為低劣的代名詞,更不能讓保障房成為‘唐僧肉’?!蓖跤钛啻碚f。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題:解救困境兒童:一份人大議案的誕生之路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性侵、虐待、遺棄……近年來,各地屢屢曝光的侵害兒童身心安全事件,令人觸目驚心。這些專門針對兒童的惡性案件,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而且屢屢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網絡輿論為之憤慨。一份承載基層呼聲的議案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由31名人大代表聯名簽署,經大會正式認定后,已呈送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提交這份議案的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是上海市長寧區虹橋社區虹儲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人稱“小巷總理”的她告訴記者,在兩會上肩負著反映民聲的責任,議案呼吁的是“為解救困境兒童修法”。

      這份1952字的議案,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民法通則》第十六條,增加“喪失監護能力或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代表國家承擔監護職責,通過收養、親屬撫養等方式幫助未成年人重新進入家庭”。

      法律界人士解讀,如果這一修法設想最終化為現實,則與修改前的《民法通則》相比可以從法理上更順暢地解救困境兒童,可以依法盡一切可能減少因監護人不盡責而導致的兒童監護真空,為無人撫養的困境兒童建立起安全防護網。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份議案形成的背后,我國擁有60年歷史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65年的政治協商制度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議案提交前,立法調研和參政議政相輔相成,形成了“無縫對接”。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北京舉行的一次法治專題研討會上透露,中國正研究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監護干預制度。2013年6月,南京發生的餓死女童事件令全社會震驚。


      法律界人士進一步分析,朱國萍今年3月提出的修法議案,有望使政府正在研究建立的“未成年人監護干預制度”獲得更有效的法制保障。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一是選舉民主,二是協商民主。當一些社會公共事務,特別是突發案例,暫時無法找到執法依據時,借助協商機制,可以探索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呼吁為解救困境兒童修法的動議最初也來自協商。

      “一年中,我們的法院總會遇到那么一兩起監護人留棄兒童的特殊事件,這顯然不是法院憑一家之力能輕易解決的,我們不希望看到類似南京餓死女童案件再次發生,無論是情理,還是法理,我們都希望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平臺,保護兒童權益是首要的。”今年1月,上海市長寧區法院副院長秦明華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率先設立“少年法庭”的上海市長寧區法院,近年來多次遭遇涉案成年人將未成年子女留棄在法院的特殊案例。如何解救這類困境兒童,避免饑餓、家暴等慘劇再度發生?基層法官最終求助于政治協商機制。

      2013年,一份出自基層法官之手的區政協提案震動上海法律界。提案呼吁政府針對困境兒童盡快出臺社會保障的“兜底”機制、設立困境兒童臨時庇護所,進而希望推動醞釀修訂《民法通則》或推動制定全國性的“兒童福利法”。事實上,在中國多地都出現了類似的呼聲。

      “政協的平臺首先是一個通過協商爭取最大共識的地方,其次是探索問題解決之道?!敝鞒窒嚓P協商工作的長寧區政協副主席陸維清告訴記者,“我們把法院、民政局、婦聯,以及有條件臨時接納困境兒童的民間慈善組織負責人都邀請到同一個平臺上,分析案例的特殊性,厘清各方的責任和義務,還測算了今后可能出現的開支等,也兼顧考慮了兒童自身的意愿,最后逐步形成了多方基本認同的困境兒童臨時庇護機制?!?/p>

      通過這樣的協商,2013年上海長寧區成功幫助一個名叫樂樂的6歲兒童度過了幾個月無家可歸的困境期。


      這一來自基層的動議,后來被同在長寧區的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在開展調查研究時發現。她認為,將基層協商民主中產生的修法動議帶到全國人大會議上,是自己作為一名代表認真履職的責任之一。

      于是,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當初得益于基層協商民主的修法倡議,最終形成了一份議案,正式提交全國人大。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分析,盡管修訂《民法通則》非一蹴而就之事,但由基層提出通過修法改變兒童保護過程中的法律困境,此舉本身已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他說,無論是根據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還是根據我國現行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任何地方的兒童都擁有基本人權、生存權、充分發展權、免受有害影響、虐待和剝削權等,其核心原則是生命、生存和發展權利。

      全國政協委員陳海剛分析,我國基層已經存在的聽證、民調、談判等也都是社會協商的多樣模式,都是處理日益復雜的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機制,尤其是在充滿深刻分歧與道德沖突的公共事務治理中更是如此??梢钥隙ǖ氖?,未來在中國參與共同治理的主體將更加多元和民主。

      孫憲忠代表認為,今后我國在社會保障領域的立法將進一步豐富,人大和政協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作為民意傳遞的平臺,可以將基層呼聲更充分地體現在國家的治理之中,集中民智催生更多解決當下社會問題的新辦法、新路徑。(采寫記者:許曉青、仇逸、王圣志、徐海波、葉前)

      2014年3月12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

      俞正聲:各位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應出席2229人,今天實到2136人,符合規定人數。現在開會。

      今天上午的會議共有三項議程?,F在進行第一項議程: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請工作人員宣讀決議草案。

      工作人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準俞正聲主席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宣讀完畢。

      工作人員贊成2115票,反對3票,棄權6票,未按表決器12人。宣讀完畢。

      ?

      “我從來都是講中國經濟能維持20年左右的8%左右增長的潛力,沒有講過8%的增長率?!泵鎸σ晃挥浾叩奶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參事林毅夫委員作出澄清。

      每年的兩會,經濟問題都是熱點。作為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自然也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針對一些外媒唱衰中國的論調,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放緩是個事實,但是跟我們同樣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也都在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還要大。“唱衰中國的那些人,實際上是把國際因素當成了中國因素。對我們的問題,我們一點都不能忽視,但是這些問題到底是怎么造成的,也必須有清晰的分析。”

      去年11月,林毅夫被聘為國務院參事。當記者問及將如何對待這個新角色時,林毅夫說:“我感到非常榮幸,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我希望能夠將所學貢獻于中國的現代化?!?/p>

      “我今年的一個提案,就是用理論創新增強三個自信。”林毅夫說,“我覺得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三個自信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人沒自信,總覺得我們的道路有問題,制度有問題。中國底子這么薄、條件那么差,連續35年實現穩定高速增長,應該講道路是正確的,體制也是有效的。發展中國家條件跟發達國家條件不一樣,非常需要我們總結發展中國家自己的經驗?!薄爸挥型ㄟ^理論創新,我們才能了解當前所走道路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以及接下來怎么進一步去改進我們的道路。這種理論自信要是沒有的話,就不會有道路自信,也不會有制度自信了?!绷忠惴蛘f。(本報記者靳 昊)

      2014年3月12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

      各位委員,同志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二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就要閉幕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次會議,各有關部門、社會各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大會開幕會和閉幕會,深入小組與政協委員共商改革發展大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也應邀列席大會,參加委員小組討論、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

      廣大政協委員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專心致志履行職責,自覺弘揚良好會風,通過提案、大會發言、小組討論、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積極發表意見、交流思想、增進共識。會議開得圓滿、成功,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生動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生機與活力。

      各位委員,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尤其需要我們始終堅持正確方向,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不斷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尤其需要集思廣益、匯集眾智,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穩扎穩打地前進;尤其需要廣泛凝聚共識、協調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匯聚強大正能量。

      改革的本質是創新。人民政協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發展協商民主,加強履職能力建設,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更好服務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

      各位委員、同志們!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65年來,我們偉大祖國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人民政協走過了與國家和人民同發展、共奮進的光輝歷程。我們要從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堅定必勝信心,切實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請全體起立。

      唱國歌。

      現在,我宣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閉幕!

      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要對土地出讓金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進行全面審計。”這將是繼備受關注的社保基金審計和政府性債務審計之后,又一次全國性專項審計,也是首次全國范圍內的土地出讓金收支審計。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副署長董大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計此次審計結果將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公布。目前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已經各自選好了一個試點省份,下半年將在全國鋪開。

      土地出讓金將全面審計

      土地財政已經成為決定地方財力的關鍵砝碼,其中主要用途之一便是還債。另據國土資源部統計,2013年全國土地出讓總金額達4.1萬億元。

      財稅專家李文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目前的分稅制格局下,地方相當一部分稅收需要上繳中央,而賣地收入屬于政府性基金,除必需用途外,其余地方支配權限較大。這引發了各地的推地熱潮,但同時也帶來了副作用。

      李文海表示,地方政府對賣地的熱衷直接導致我國非農占用耕地情況嚴重,農民的利益受損。此外,不當使用、非法挪用土地出讓金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對土地出讓金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進行全面審計。

      究竟怎樣審計各地的土地賬本呢?

      董大勝說,審計工作將分為先試點、再鋪開兩個階段。試點審計不日將正式展開,東部、西部地區各選一個省份作為試點,找出主要存在哪些問題、應該注意哪些關鍵點、如何更好采用審計技術。下半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審計推向全國。預計審計結果將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公布。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認為,審計的重點將是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對土地出讓金的使用規范進行審計。也就是側重于土地出讓金的支出審計。

      董大勝表示,土地出讓金的去向要一一進行嚴格審計?!巴恋爻鲎尳鹗罩Ш透乇Wo情況進行全面審計。這并不是兩個單獨的審計,而是一個審計的兩個方面,同步開展工作?!?/p>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施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建設單位必須補充相應的耕地,以保證耕地不減少,守住18億畝紅線。

      “我們要核實兩方面,一是從數量看是否真的補了;二是補上的耕地質量怎樣。”董大勝說“如果在郊區平地占了一畝良田,去山地補了一畝山地,就無法保證質量。”

      以審計促解決土地財政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全面審計土地財政領域,意味著將逐步陽光化,并扭轉其畸形定位。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表示,應該把政府從賣地中直接獲得的收入逐步降低,只有降低了,土地才能在使用中更加得到重視,能夠集約、節約利用。但從另一個角度,全國政協委員、國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長廖永林則表示,“應該客觀地看待土地財政,這部分收益要支撐保障房建設、水利建設、按比例計提教育資金,還要用于水、電、氣、暖、公共交通、城市環境綠化等大量民生支出?!?/p>

      董大勝告訴記者,土地是一種重要的國家資源,在配置上也應該遵循經濟規律,讓市場起到決定性作用,要讓那些以土地收入為償還債務主要來源的地方政府有穩定的收入,反之,則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

      他說,目前基層政府的財力比較少,基層政府財力保障的問題也是進行土地出讓金審計的一個考慮因素,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總體的考慮。

      “事實上,土地財政的根源并非地方政府,而在于央地財政關系的理順,地方事權多,但財權更多集中在中央,依靠轉移支付難以完全抹平缺口時,土地便被頂在前面了?!崩钗暮Uf。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多次強調,財政改革應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責任,適當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責任,保障市場更加統一、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全國均等化。

      2014年3月12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現在進行第三項議程: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請工作人員宣讀決議草案。

      工作人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草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14年3月3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工作人員: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會議并參加分組討論,與委員共商國是。委員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精神,認真履行職責,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深入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和建議。會議聽取并贊同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治工作報告,贊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及其他報告。會議審議批準俞正聲同志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批準韓啟德同志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開得隆重簡樸、富有成效,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

      工作人員:會議認為,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奮力攻堅克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履行職能,服務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進協商民主取得新進展,實現了本屆政協工作良好開局

      工作人員:會議指出,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人民政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獻計出力。要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就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的重要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議政建言;要針對重要改革舉措的貫徹落實加強民主監督,務實坦率地提出意見和建議,推動改革順利進行;要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解疑釋惑,團結、引導所聯系成員和群眾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為全面深化改革尋求最大公約數,增進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工作人員:會議強調,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鞏固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委員們建議,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創新驅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要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創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著力解決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食品安全、醫療衛生、住房、安全生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要切實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把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實處。要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起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人民政協要圍繞這些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研視察、咨政建言和評議監督活動,協助黨和政府破解發展難題,增進人民福祉。

      工作人員:會議認為,習近平同志在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對于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

      工作人員:會議認為,社會和諧穩定,事關國家根本利益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委員們強烈譴責云南昆明“3·01”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堅決擁護黨和政府采取果斷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各種暴力恐怖犯罪活動。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維護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團結,為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作出努力和貢獻。

      工作人員:會議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人民政協要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積極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全面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加強與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團結聯誼,更好地服務我國現代化建設與和平統一大業。要按照國家總體外交戰略部署,進一步做好人民政協對外友好交往,努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工作人員:會議強調,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要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更好地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認真組織實施“政協全國委員會2014年協商工作計劃》,加強對人民政治協商民主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調查研究,拓展協商領域、豐富協商內容、創新協商形式、增加協商密度,完善雙周協商座談會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努力搭建更多協商議政平臺。要營造真誠協商、平等議事的民主氛圍,鼓勵委員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符合法律規定和政協章程要求,運用好政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工作人員:會議強調,新的時代條件下加強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必須放到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中來謀劃和部署。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人民政協的重要方針政策,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總結人民政協成立65年來蓬勃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寶貴經驗,更好把握工作規律和前進方向,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加強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和履行職能的制度建設,推進提案、專題調研、委員視察、反映社情民意、新聞宣傳、文史資料等經常性工作創新,推動政協工作更加活躍、有序、高效地開展;要進一步健全發揮黨派、界別、專委會、政協機關作用的機制,切實尊重和保障委員權利,加強聯系和服務委員工作,更好地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政協委員要牢記使命、珍惜榮譽,規范遵守憲法法律、自覺加強道德修養、不斷提高能力素質,切實擔當起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工作人員:會議號召,人民政協的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同心同德,扎實工作,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俞正聲:現在進行表決,請按表決器。

      俞正聲:表決結束,請工作人員宣讀表決結果。

      工作人員:贊成2112票,反對4票,棄權11票,未按表決器9人。宣讀完畢。

      俞正聲:表決有效,通過。

      新華網兩會快訊: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12日上午舉行閉幕會,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出席。俞正聲主持。

      2014年3月12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

      俞正聲:各位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應出席2229人,今天實到2136人,符合規定人數?,F在開會。

      今天上午的會議共有三項議程?,F在進行第一項議程: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請工作人員宣讀決議草案。

      工作人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準俞正聲主席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宣讀完畢。

      工作人員贊成2115票,反對3票,棄權6票,未按表決器12人。宣讀完畢。

      新媒體時代司法如何與輿論共舞

      新媒體時代司法更易成為“易碎品”,如果司法機關能夠理性應對公眾輿論,則民眾信仰法律,司法公信力不斷增強;反之,則民眾懷疑法律,司法公信力可能在一片質疑聲中轟然坍塌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也是愚蠢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若從司法與輿論關系的立場審視我們所處的新媒體時代,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這句看似自相矛盾的文學辭令亦頗為貼切。

      之所以作此論斷,緣于新媒體時代公眾輿論對司法工作的作用機理發生的深刻變革。不同于傳統傳播媒介,新媒體入門容易,操作簡單,每一個有著正常智識的個體均可以創建自己的“通訊社”。事件發生后,通過新媒體這種眾人同看同評同傳的模式,信息傳遞的交互性和時效性空前增強。具體到司法領域,司法事件一旦曝光,新媒體便可以在第一時間將其傳遞給受眾,受眾也可以立即回應,最終形成強大的輿論漩渦。而部分網民基于關注度和點擊率的考慮,甚至會放松對信息真實性的把關,從而助推非理性輿論場域的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媒體時代司法更易成為“易碎品”,如果司法機關能夠理性應對公眾輿論,則民眾信仰法律,司法公信力不斷增強;反之,則民眾懷疑法律,司法公信力可能在一片質疑聲中轟然坍塌。

      然而,不論承認抑或否認,積極應對或是漠然置之,網絡技術的革新、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的普及,已“迫使”人類跑步進入了新媒體時代,司法工作因此也必然被置于新媒體輿論的放大鏡下。美國法社會學家龐德曾言道,“公眾輿論的背后是民眾的欲望、希望和訴求,它們通過人類本身使人類感知到它們的存在?!弊鳛楣娸浾摰摹凹刍背尸F,新媒體所傳遞出的民意亦是民眾利益訴求的一種常態表達。司法作為調處矛盾糾紛、衡平主體間利益關系的社會控制技術,對此又豈能坐視?

      可以說,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司法機關已不可能“兩耳不聞窗外事”般僅憑法律條文處斷案件,也不可能無視公眾輿論的洶涌而僅埋頭于法律書齋。相反,它必須正視并理性面對多元化聲音,以“懷抱現實”的勇氣和公眾輿論共舞于資訊爆炸的新媒體時代。如何理性面對新媒體所傳遞出的多元聲音?如何使司法工作與公眾輿論在新媒體時代翩然共舞?適應新媒體時代公眾輿論的傳播規律和作用機理,秉持包容、公開、謙和的司法理念乃是基礎。

      秉持包容理念。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媒體時代,公眾話語權得以充分表達,對司法的監督力度不斷增強。習慣了主流聲音占據輿論高地的部分司法者,對此可能疲于應對,進而視新媒體為洪水猛獸,秉持本能的排斥心態。如此,則不僅不能順應時代潮流,還可能使司法疏離于輿論。反之,如果秉持包容的司法理念,允許公眾對司法加以討論或批判,則不僅不會危及司法公信力,而且對防止司法官僚化傾向、確保司法之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也多有裨益。

      司法之所以應該對新媒體秉持包容理念,除了不可逆潮流為之的“功利”考慮外,也不乏學理依據。首先,秉持包容理念是尊重公民言論自由權的需要。言論自由,通俗地講,就是公民在治國理政方面“說與不說,說些什么”的權利。新媒體傳遞的涉司法言論,是網民關于特定司法事件的意見表達,自然屬于言論自由的范疇。若對此加以限制或禁止,則不利于正義結果的獲致。一如英國法哲學家密爾所言,“禁止發表不同意見所獨有的不幸,就在于它堵塞了獲得真理的道路。因為,如果別人的意見是正確的,禁止發表不同意見意味著以真理取代謬誤的機會被剝奪了;如果別人的意見是錯誤的,也應該允許發表,因為真理產生于同謬誤的斗爭之中。”再者,秉持包容理念是尊重公民監督權的需要。新媒體是監督權力的重要平臺,其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可以督促司法者避免權力尋租,保持理性與克制。現實中,除了少數惡意攪局者,新媒體與司法的價值趨同性,二者對公平正義的共同追求,也決定了司法應當對其秉持包容理念。


      秉持公開理念。法治社會,正義的結果固然重要,但實現結果的過程同樣必不可少。過程的合法性取決于程序的正當性,取決于公開透明的案件處理程序是否足以讓民眾了解到抽象的正義如何得以伸張?!靶畔⒉粚ΨQ是想象的基礎,人為的信息封鎖是引發信任關系破裂的根源。”部分敏感案件之所以會引發輿論地震,原因就在于案發后司法機關要么采取不理不睬的“冷處理”,要么采取隱瞞事實真相的“亂處理”,從而給謠言以可乘之機,導致不明真相、缺乏專業素養的群眾在新媒體上持續“關注”、“被關注”立場相同或相近的言論。謠言止于公開。如果司法機關秉持公開的理念,早日發出權威聲音,不僅不實之詞難以遍地開花,而且還可能取得網民的諒解,更好地引導、教育公眾,促進多元聲音的理性回歸。

      當然,公開既要注意平衡公眾知情權與堅守法律底線的關系,又要講究方式方法。司法乃涉及多方利益的專業活動,不可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譬如,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案件,就不能一味迎合網絡輿論隨意公開。又如,尚處于偵查階段,公開可能影響審理的案件,也應謹慎公開。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主動權取決于時效,如果真相不能在第一時間發布,網絡空間就可能被謠言占據。傳播學原理揭示,公眾輿論從傳播擴散到形成網絡輿情一般要經歷萌芽、刺激、擴散等多個階段,萌芽階段是進行危機應對和輿情引導的最佳時機。特定事件發生后,司法機關應高度關注新媒體,適時、及時回應,避免網絡輿論滑向極端化、非理性化的深淵。

      秉持謙和理念。所謂謙和,就是司法機關在與新媒體打交道時姿態要低,盡量按照新媒體運行規律“出牌”。新媒體之所以擁有龐大的用戶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為網民提供了一個平等的交流平臺。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言說而無論身份貴賤、財富多寡、地位高低。對此,司法機關應予以尊重。一方面,司法機關應建立自己的新媒體,利用其引導網絡輿論,主動與網友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司法機關要注意新媒體的言說方式,用語簡潔、明了,不打官腔,樹立可親可近的形象。當司法自媒體事件發生時,如果司法機關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敷衍網友批評,以官腔官話應付網友質疑,那么只會陷入更為激烈的輿論漩渦。

      美國大法官本杰明·卡多佐指出,“司法的職能堅持回應了人的需要,正是這種需要使司法的職能繁榮起來并堅持了下來?!毙旅襟w時代,人的需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表達。司法只有適應媒介場域的時代變遷,秉持包容、公開、謙和的理念,認真對待新媒體所傳遞出的“人的需要”,才能使司法的職能繼續繁榮并堅持下去。

      □張少波劉青

      3月7日,夏鵬在小組審議會議上發言:“1.7萬人口的鄉,只有一名有執業資格的醫生!必須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font>

      2月27日,夏鵬在壽寧縣大安鄉看望貧困群眾。在鄉村調研時,到當地困難群眾家慰問是夏鵬的習慣。

      東南網3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永定 文/圖)這些天,全國人大代表夏鵬的嗓音總是沙啞的。

      會上發言,會下交流,他說了太多的話,關乎醫療、教育、公共設施建設、農村公益等等。即使嗓音沙啞,他說話時,依然鏗鏘有力,一如他的性格,激情、果斷?!拔也皇菫樽约赫f話,老百姓的話我必須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27日,在壽寧縣大安鄉衛生院,夏鵬向就醫的村民了解診療費。

      去年當選為壽寧縣的唯一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后,夏鵬有點忐忑,常想自己能做些什么。一年時間里,他跑了6個鄉鎮19個村,下鄉比下車間還頻繁;平時省、市、縣人大組織的視察、會議,只要有資格參加,他幾乎場場不落;更多時候,他聯絡當地的各級人大代表一起座談,去基層調研,多聽多看多想。

      從借來10萬元開始創業,夏鵬創辦的企業已是壽寧縣多年的第一納稅大戶,外地多次懇切招商,他始終回絕,想為家鄉多做點實事。

      會議上發言時間有限,他就把想說的整理成議案、建議,希望讓大會和政府相關部門看到。會議間歇,他就窩在房間里修改議案、建議,只在天氣晴好時繞著駐地旁的胡同走了一圈。提交的10余條建議,都是來自基層的聲音?!坝赂业卣f出來,問題才可能解決?!彼f。

      他忘不了,臨赴北京前,一位村醫握著他的手說:“請一定把我們想說的話帶到北京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高清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69视频在线看|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 GOGOGO高清免费看韩国| 欧美性a欧美在线| 别揉我胸啊嗯上课呢的作文|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亚洲欧美|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亚洲天堂水蜜桃| 调教扩张尿孔折磨失禁| 国产馆在线观看|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厨房切底征服岳完整版| 欧美性巨大欧美| 在我跨下的英语老师景老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最近中字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女老丝袜脚摩擦阳茎视频|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一级特级黄色片| 欧美乱大交xxxxx另类|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视频|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 污到下面流水的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