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注重制度建設的政策連貫。要在系統總結與深刻反思改革開放以來制度建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推進制度建設工作。一方面,要組織相關領導、部門和專家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首先對現有的規范性文件和制度進行全面的專題評估,充分考慮其政策生態環境、歷史遺留問題等因素的發展變化,對實踐證明不完善的制度要抓緊完善,對實踐證明不科學、無效果的制度則要堅決、果斷、加快予以盡早廢止。另一方面,對已經過實踐檢驗而建立的好制度,要加大貫徹執行、全面推廣的力度;對中央已經確定包括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的制度,或者為實踐所急需而條件已基本具備的制度,要抓緊制定出臺;對實踐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要進一步及時創造條件采取完善配套措施、優化執行環境,使之進一步充分發揮應有的效能。
第四,注重制度建設的內部銜接。任何一項制度,都必須在一定制度環境、制度體系中方能夠發揮出應有的積極作用。在黨的建設中,一些制度設計往往從個體角度來看可能是科學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環境卻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因而從制度體系角度看就是不合理,其科學性也就大打折扣。例如,在當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既重票數又不唯票數”本來是一種科學的理念和規定,但是這也給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間,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基礎作用和對主要領導的制約作用常常根本就無法體現。顯而易見,制度建設就還要注重加強制度體系的系統性、配套性。
三、實現黨的建設方法推進的科學化
古往今來,要做好任何事情,無論其大小巨細,都要求首先解決好方法問題。毛澤東同志曾經形象地指出,過河事先要解決橋或者船的問題,而方法就好比過河的船和橋。可見,注重增強推進方法的科學性,對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至關重要。要做到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重要的是既要繼承和發展黨在長期實踐中所積累的寶貴的黨建成功作法,又要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包括更加廣泛地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注重借鑒外國執政黨建設的成功經驗與有益做法。就是說,我們必須把繼承、總結、汲取和創新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與手段開展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工作的實際效能。
歷史實踐和現實狀況都表明,我們黨執政以后黨的建設比沒有執政時黨的建設所面臨的情況要復雜得多,在如今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開展好黨的建設工作比在封閉半封閉和計劃經濟條件下開展黨的建設工作所面臨的情況也要復雜得多。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們黨根據自身歷史方位和工作中心任務的變化,圍繞保障長期執政、推進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所積累的方法十分豐富。因此,及時、全面對60多年來黨的建設的成功經驗進行系統總結,并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予以豐富和發展,對于提高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工作水平是很有必要、非常重要的。
- 2009-12-22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 2009-12-22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黨的建設
- 2009-12-22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 2009-12-18圍繞服務科學發展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 2009-12-18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在黨的建設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