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農時,確保春播面積落實和適時播種
今年,我國東北、西北地區降雪次數多、雪量大,也是多年少有。由于這些地區積雪融化慢,土地解凍晚,川洼地塊出現內澇,春耕整地和春播時間普遍推遲7—10天,導致適播期縮短,確保播種質量和面積穩定的難度加大。這些地區多是一作區,錯過播種季節就耽誤一年。北方春播要突出一個“搶”字,立足一個“保”字,抓前搶早爭農時,提高質量保全苗,種足種滿種好春播作物。
一要科學確定品種。既要根據積溫、氣候等條件,科學確定主推品種;又要根據播期推遲的實際,指導農民選用適期或偏早熟品種,秋霜春防,尤其是東北地區要防止越區種植。無法適期播種春小麥的地區,動員農民及時改種大豆等作物。
二要推廣實用技術。針對今年播期推遲的情況,要大力推廣水稻棚膜育秧、種子包衣、玉米起壟種植等技術,尤其是水稻產區要早扣棚、育壯苗,確保一播全苗,打好豐收的基礎。
三要發揮農機作用。及早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組織開展跨區機耕機播作業,加快耕播進度,提高播種質量,擴大適播面積。大力推廣機械精量播種,保證播種密度。
四要抓好農資供應。加強農資市場監測,及時發布供求信息,搞好調劑調運,尤其要搞好種子供應,品種調劑,確保種子數量和質量安全。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凈化農資市場,維護農民利益。
大力推進科學抗旱,千方百計抓好旱區大春生產
受持續發展旱情影響,西南地區小春減產已成定局,大春生產的任務十分繁重。
當前,西南地區正逐步進入春播的高峰期。要把抗大旱保春播作為當前農業工作最緊迫的任務,千方百計,攻堅克難,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全力推進科學抗旱保春播。
一要因地制宜調整結構。必須算好水賬,以水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大春作物生產結構。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做好“有水就種稻、無水則改旱”的兩手準備,確實無法栽插水稻的,要及時改種玉米、薯類、雜糧、雜豆等旱糧作物。
二要推廣科學育秧育苗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水源,切實做到育苗趕雨,不誤農時。要優先保證水稻育秧和玉米育苗,擴大水稻旱育秧和玉米育苗移栽面積,積極組織工廠化育秧、育苗。要幫助無育秧條件的地方做好異地育秧。推廣秸稈覆蓋和玉米挑水點播、地膜覆蓋等節水栽培技術。
三要抓住農時搶墑播種。要抓住有利時機,搶墑造墑播種,擴大春播種植面積,努力做到“小春損失大春補”。
四要間套復種擴大面積。大力發展間套種,提高復種指數。積極擴大晚秋糧食作物面積,確保全年糧食面積不減少。云南省大力推廣間套種、地膜覆蓋、“水改旱”,計劃全年增加300多萬畝糧食面積,這種做法值得肯定。
- 2010-04-06人民日報評論:書寫救援生命的偉大奇跡
- 2010-04-06杜月笙和共產黨人的幾次交往
- 2010-04-06首套十元人民幣工人原型:1948年秘密受命
- 2010-04-06羅榮桓曾推辭元帥軍銜 彭德懷不喜歡被稱元帥
- 2010-04-06羅必良:增長方式轉型:本質上是個制度問題
|